天天看點

自我修正,在批判下進步

作者:攝影師楊淼

自我修正,在批判下進步

攝影的初期,重要的是學習器材的操作。更重要的是,擁有對事物的基本看法。相信攝影不可“學”。這裡指的“學”,是指對以往别人經驗做出的判斷。特别是大師說的一些話語。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法則。從一開始,就去獨立思考,并且要嘗試各種“錯誤”。

藝術從來不是為了表現表象的“美”而存在。藝術通過攝影這種媒介,來提出問題,啟發思維,開啟腦洞。

學習攝影應該考慮的問題應該超越使用相機和相關技術手段。

也可以說:解決搞個什麼“目标”;解決過程中遇到問題解決方法的問題。

這個“目标”可以是通過拍攝表達什麼想法。這時“它”可以是你用拍攝風光、拍攝靜物、拍攝人物。這都需要針對性考慮。這和大多數人認為的“攝影”,關于技術的方面事情關系不大。但是它很重要,也時常被人忽略。

萬事開頭難,當你知道學攝影必須學會一種思維方式。你會覺得很難。而隻有學會思維,你去練習,才會有意義。

當然大部分人都不會這麼做。因為根本意識不到問題在哪裡。同時,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面對衆多“不好”的資訊沒有判斷力。有的甚至深信不疑。拍的好不好,首先考慮的是器材好不好的問題。而不會覺得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在器材上花了大把的金錢,也耗費了寶貴的時間。

舉例來說:以拍攝風光的手法來拍攝晚霞。内容就是晚霞。那麼去了解晚霞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這就是個問題。那你去找晚霞是什麼東西。出現的時間段,要什麼樣的氣候條件,等等相關東西。如果你沒看我這文章,你沒有拍到,或者内有拍好。那這就是認知的問題。因為晚霞出現的條件你并不知道。就算攝影技術再強,不可能在中午拍到晚霞。

那我們回到怎麼解決怎麼拍的問題。當“目标”明确以後,要考慮在哪裡拍?怎麼到達目的地?什麼時間去?要去哪裡解決晚飯?是拍完吃飯?還是邊拍邊吃?很多無關“攝影本身”又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些簡單有具體,看似一聽就會,又往往做不到。其結果就是拍不到好照片。

我們在錯誤中學習的速度是超越在“正确”中學習的速度。

是以不去嘗試“錯誤”是不會得到更快的進步。還有的時候,通過“錯誤”的方式得到更好的照片。有個說法叫:歪打正着。從這個來說:攝影不可學。攝影發展到現在,不再是用于“複制”。攝影不是數學,無論過程,還是結果,沒有标準答案。也沒有哪個攝影家,會把成功的方法寫出來。因為他們知道,沒有意義。“成功”的經驗,會影響後來者。給他們套上思想的枷鎖,而“他們”不自知。

我們熱愛攝影,是因為我們思考,而不能立即得到“答案”。

“思想者”薪火不息不惜的的精神,才是正真需要學習的重點。抛開所謂“器材與技術”,我們還剩下什麼?

我是攝影師楊淼,如果你能讀到這裡。我相信,你已經思考過,我所寫的對不對。如果你隻是點贊,我認為你未曾看懂。你可以複制下來,十年後你任然沒有成功,我告訴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