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文獻給廣大青少年和他們的父母。
人生總有你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情。奮鬥便是其中之一。人是一種樂于享受安逸的動物。古有秦始皇在一統天下後沉迷術士之道而滅國,今有廣大新時代青年在國家安定後遇困難而“躺平”。面對這樣的曆史教訓和這樣的現狀,我們必須奮鬥,為自己,為家人,為國家和民族奮鬥起來。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奮鬥需要奮發精神。
國慶前夕,華為首席财務官孟晚舟在長達1000多天的異國監禁後終于回國了。在這1000多天裡,她沒有因監禁和孤獨而屈服于霸權主義。她是頂尖企業的首席财務官,已經站在許多人達不到的高峰,但她沒有安于現狀,即使年過40,她還為考博士而奮鬥。奮鬥,就是像孟晚舟一樣擁有懼艱難和敢于超越自我的奮鬥精神。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奮鬥需要無畏精神。
袁隆平在雜交水稻研究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稻谷能增産,對他冷嘲自諷。有一次雜交實驗後。稻谷不但沒有增産,反而減收了5%,而稻草卻增收了60%。開總結會時有人諷刺道:“可惜人不吃草,如果人吃草呢?你這個雜交水稻就大有發展前途了。”面對這種現狀,袁隆平不屈不撓,最終赢得了雜交水稻實驗的成功。奮鬥,是像袁隆平一樣。面對困難,無畏;面對失敗的嘲諷,無畏。以無畏作為奮鬥的盾牌。
“苟利國家生死,苟因禍福避趨之”,奮鬥需要奉獻精神。
8848.86一個多麼平凡的數字,但這個數字的背後,有無數次的受傷,有難以想象的犧牲。在許多人看來。這是珠穆朗瑪峰新的高度,這是自然的變化。但正是這個數字的背後,無數的勘測員,有的隻留下姓名,有的隻留下照片,更有的隻留下姓名不詳的犧牲者這一稱呼,在國家的勘測發展程序中犧牲了,隻為國家的版圖上有清晰的資料和彰顯祖國的強大。正是這難以計數的奮鬥的人,以無私的奉獻才造就如今的中國。奮鬥是像國測大隊隊員一樣的人,以不計一切的付出,隻留下奉獻精神豐碑。
“人生能有幾次搏,此時不搏待何時。”郁期青說。青少年們,讓我們奮鬥起來吧!不要再“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