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從小到大,數不清經曆了多少次雷雨天,但是你知道嗎,閃電其實不止一種形狀和顔色,世界上最長的閃電有多長?它們最終又都落在了哪裡?

今天,“渡劫”的道友就将帶大家一起來揭秘。

道友渡劫D1

渡劫次數多了,什麼閃電沒見過!

“道友”渡劫第一天就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閃電,普通人類,你們是不是沒見過?今天帶你們開開眼界!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閃電是發生在大氣中的一種瞬态大電流、高電壓放電現象,我們看到的一道閃電實際上由多道閃電構成。

第一站:道友帶大家先“殺熟”,看看老朋友——線狀(或枝狀)閃電。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這種閃電生活中很常見,它們有着耀眼的光芒和很細的光線,整個閃電好像橫向或向下懸挂的縱橫枝叉,又像地圖上支流很多的河流。

它們多數是雲地閃(發生在雲體與地面之間的對地放電過程),有的電流強度很大,平均可達幾萬安培,少數情況下可達20萬安培(1千瓦的電鍋使用電流才4.5安培)。

接下來出場的是同樣很常見的片狀閃電。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它們看起來好象是在雲面上有一片閃光,經常在雲的強度已經減弱,降水趨于停止時出現,是一種較弱的放電現象,多數是雲閃(發生在雲内或雲間正負電荷間的放電過程)。

第三個亮相的就是帶狀閃電了。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一般由連續數次的放電組合而成,在各次閃電之間,閃電路徑因受風的影響而發生移動,使得各次單獨閃電互相靠近,猶如絲帶一般(外形有點漂亮)。如果擊中房屋,會立即引起大面積燃燒。

相對于其他閃電,最後出場的球狀閃電就要神出鬼沒的多了。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十九世紀時期關于球狀閃電的畫像

照片來自Lantzy

球狀閃電也叫滾地雷,是雲層至地面的閃電,形狀看起來就像一團“火球”,顔色多樣,紅色、橙色和黃色被看到的最多。

雖然我們都聽說過球狀閃電,但直到2012年6月,才由一位中國的研究人員在青海省雷電天氣中繪制輻射地圖時,意外記錄下了球狀閃電的真容。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球狀閃電“喜歡”鑽洞,它可以從煙囪、窗戶、門縫鑽進屋内,在房子裡轉一圈後又溜走,有時發出“咝咝”的聲音,有時又隻發出微弱的噼啪聲。消失後,在空氣中可能留下一些有臭味的氣煙。

道友渡劫D2

你見過最長的閃電有多長?

嚯嚓一聲,夜晚的天空劃過一道閃電,瞬間亮如白晝。從天際到地面,一條閃電究竟有多長?

見多識廣的道友要來敲黑闆了。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閃電長度通常都有幾百米到幾公裡長,有些長達幾十公裡。

世界氣象組織近日則宣布了一個驚人資料:迄今為止人類探測到的單次長度最長閃電為709公裡,于2018年10月31日在巴西南部發生;單次持續時間最長閃電為16.73秒,于2019年3月4日在阿根廷北部發生。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709公裡是一個什麼概念?北京到鄭州的鐵路裡程長約690公裡,也就是說,這條閃電在出現的一瞬間,長度已經超過了北京到鄭州的距離。

那麼,我們平時見着的閃電最終都去向哪了呢?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深圳市閃電定位系統就可以為珠三角地區乃至整個廣東省提供準确實時的閃電定位資訊。打開氣象局的網頁就可查詢過去一小時的閃電分布。

道友渡劫D3

你們對閃電的能量一無所知!

在《球狀閃電》中,男主父母被球狀閃電擊中,身體瞬間變成灰白色的雕塑,一碰就成了兩堆灰燼。在現實中,被雷電擊中的報道也數見不鮮。閃電的能量到底有多強大?

“專業渡劫一百年”的道友對此想說: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閃電是我們最熟悉的大自然“力量秀”,閃電最初在雲層中形成,而後通過一個通道襲擊地面,與地面接觸時發生閃電回擊,電流又沿通道傳回,在此過程中,絕大多數能量被轉移到地面。

閃電的溫度通常在17000℃到28000℃之間,相當于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電壓有上億伏特,其一瞬間釋放的能量,相當于30公升到144公升汽油産生的能量(一公升汽油可以讓一輛普通汽車行駛十幾公裡)。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但是,想要把閃電利用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閃電的功率雖大,但時間太短,能真正制造出來的電量并不算多。平均一道閃電有5億焦耳的能量,真正轉化成電力也不過1400多度的電量而已。

此外,想要捕捉到閃電,那麼就必須建設專門的電塔、轉換器等設施。然而,閃電的行蹤捉摸不定,并不會固定在一個點出現。是以,光是這些成本巨大的裝置要建在哪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又冒了出來,如果被閃電擊中了會怎樣?

在這方面,每年“渡劫”無數次的道友可是“資深玩家”了。

據計算,如果人站在閃電擊中點的10米之内,就能夠感受到相當于5千克TNT炸藥強度的爆炸波。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空氣在一般情況下是絕緣體,閃電是以能夠劈開絕緣體的能量擊中人體的。但人體中的水分有導電性,雖然有可能是以斃命,但也有可能将電導入地下。因為雷擊這個過程是在瞬間完成的,僅有少量的電流通過身體,搶救及時的話就有存活的可能。

根據氣象部門統計,2010年,全國發生雷電災害19982起,其中雷擊傷亡事件759起,造成717人死亡,受傷640人。全國按13億人口計算,那麼每個人被雷劈中的機率大約為一百萬分之一,可能還沒你掉下床的機率高。

如何才能避免當一枚肉體避雷針呢?

夏季雨多,帶你揭秘雷雨閃電那些事!

在空曠的戶外,遇見雷雨天氣,首先要找安全的地點躲避(别選樹下)。

如果沒有,就主動“降高”,不要做整個環境中的制高點(打傘的要注意),越高越容易“引雷”!畢竟槍打出頭鳥???

在室内,盡量切斷電源,不要靠近窗戶、暖氣片、自來水管等,還應避開電燈、電視、室外天線的引線,以防二次放電。

雷電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大自然一個月的閃電次數約1.1億次左右,但隻有四分之一的閃電才會到達地面,大多數的閃電隻發生在雲層裡。但夏季強對流天氣增多,出現雷電的機率也明顯增大,大家不要湊熱鬧去“聽雷”哦!

創作:中國科技館新媒體團隊

稽核:占明錦 新媒體團隊特邀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