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翁鐵慧(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貫穿始終,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綱領性指導。教育系統将深入貫徹落實《意見》部署要求,正本清源、守正創新,紮實推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品質發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深刻認識《意見》的重要意義和豐富内涵
《意見》圍繞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這一根本任務,在深入總結建黨百年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經驗的基礎上,準确把握新時代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課題、新使命、新任務和新要求,以新思路、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載體謀劃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厚重的曆史深度、紮實的思想基礎、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科學的實踐指導,我們要深刻體會《意見》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内涵。
一是紮根百年經驗提高認識。回顧建黨百年曆程,我們黨始終将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生命線,牢牢堅持思想政治工作黨性原則,不斷加強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上司,自覺深化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毛澤東同志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就注重将農民運動與思想政治工作結合,堅持把握運動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在全面抗戰時期,毛澤東同志強調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鬥争的中心環節”。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号召“全黨都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黨中央一再強調“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鄧小平同志指出:“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密切注視和深入研究思想戰線的形勢和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改進這條戰線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黨的全面上司,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上司權和主動權”“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準”。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百年輝煌的傳家寶,也是我們黨千秋偉業的生命線,《意見》充分展現了對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百年經驗的規律性總結,強調新時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上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堅持守正創新,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黨的建設始終,貫穿國家治理始終。
二是聚焦重點任務系統部署。《意見》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主線和重點内容,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方面作出全面部署、系統強化,在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四史”和形勢政策教育、社會主義法治教育方面進一步明确了重點任務和關鍵途徑,在憂患意識、鬥争精神教育方面進一步加強主動謀劃、總體要求。《意見》聚焦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社群、網絡及各類群體等七大領域,突出分類指導、目标導向,錨定重點、精準發力,為提升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品質和水準提供了規劃圖和任務書。《意見》圍繞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從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深化拓展群衆性主題實踐、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等五個次元,有力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為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親和力提供了科學指引。
三是結合學校思政深化引領。《意見》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強調學校要統籌辦學治校、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等育人資源和力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并對發揮課堂教學主管道作用、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加強教師思政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意見》還為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系統支撐,如,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和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将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營造更加鮮亮、清朗的生态空間,深化拓展群衆性主題實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多形式多樣、内涵豐富的育人載體,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與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将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強的向上力量和有力保障。
二、切實抓好教育系統落實《意見》的重點任務
《意見》對教育領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内容、方法作出了明确部署,我們要抓住重點任務,高品質落實好《意見》相關要求,進一步開創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是高揚主旋律,深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意見》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思想旗幟和精神旗幟。我們要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作為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主線,以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為目标,不斷加強闡釋解讀和深化轉化,增進廣大師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目前,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任務,組織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骨幹教師聯學聯講聯研活動,廣泛開展宣講教育訓練。同時,充分用好“網上重走長征路”等“四史”學習教育成果,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和發展曆程,引導廣大學生貫通源與流、感悟難與進、把握治與成、融會根與脈,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的偉大号召,深入領會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個主題,深入領會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時代價值,深入領會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根本要求。要充分用好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以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更加堅定聽黨話、跟黨走,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二是建構大體系,加快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意見》要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堅持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加快建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我們要進一步發揮課程教學主管道作用,紮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個要”與“八個相統一”為根本遵循,加強思政課建設,努力将總體上的“漫灌”和因人施教的“滴灌”結合起來,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分類挖掘專業課程中的育人資源,實作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效結合,在知識傳授中融入“潤物細無聲”的精神指引。要進一步強化各方面各環節的貫通性。推進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機融合,實作理論與實踐、育德與育心、課内與課外、線上與線下、解決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的多元結合,深化“一站式”學生社群綜合管理改革、加強學生會、學生社團建設管理,更好地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要進一步推進大中國小思想政治工作一體化。針對不同學段學生,從政治認同、文化素養、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方面整體把握、系統設計、加快建構縱橫貫通、螺旋上升的大中國小一體化思政工作體系。
三是關聯全社會,謀劃善用“大思政課”路線圖。教育系統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的重要訓示精神,加強與企業、農村、機關、社群等各領域思想政治工作的密切關聯,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協同、搭建舞台,持續推進“國企上司上講台”“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主題社會實踐、“奮鬥的我,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等系列工作,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以國家戰略為導向,謀劃善用“大思政課”的路線圖。通過與重點企業結對、與合作機關聯學等形式,開展下沉式、進駐式、互動式的學習體驗,引導廣大高校師生結合鄉村振興、創新驅動發展、美麗中國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基層一線實踐鍛煉,把學習奮鬥的具體目标融入民族複興的偉大目标,在知與行的融合中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以同頻共振為重點,建構校内校外、網上網下育人共同體。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緊密結合的方式,廣泛邀請“兩院”院士、勞動模範、抗疫英雄等先進群體進校園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通過重點建設一批高校思政類公衆号,引導和扶持師生創作導向正确、内容生動、形式多樣的網絡文化産品等途徑,大力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唱響網上主旋律。
三、着力強化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保障
《意見》強調要建構共同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對完善上司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們要對标對表檔案部署安排,及時跟進、嚴格落實,進一步履職擔當、積極作為。
一要落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深刻認識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上司幹部的政治責任,要把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到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方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理論方針政策學習,定期分析研判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黨委(黨組)書記是第一責任人,班子其他成員按照“一崗雙責”要求,加強日常指導,定期開展督導,以高度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把“軟名額”變成“硬限制”。
二要加強基層黨建有力支撐。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校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認真抓好《中國共産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貫徹落實,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推動基層黨建示範建立和品質創優,着力破解黨的基層組織功能弱化、黨建工作層層遞減的突出問題,抓實抓牢基礎工作和重點環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精準到位和實際成效,紮實推動基層黨建強起來。教育系統黨組織要認真貫徹黨章黨規要求,踐行一線規則、密切聯系師生,做好廣大黨員和師生群衆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黨組織建在哪裡,思想政治工作就跟進到哪裡,困難在哪裡,思想政治工作就開展到哪裡。
三要強化思政工作隊伍保障。配齊建強學校黨務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等骨幹隊伍,持續加大培養教育訓練力度,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吸引力。狠抓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完善教師榮譽表彰制度體系,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努力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示範的“大先生”。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1日03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