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固本養血酒</h1>
【來源】黑龍江中醫雜志
【配方】黃芪45g,淫羊藿25g,補骨脂25g,當歸25g,雞血藤90g,丹參45g,虎杖30g,大棗10枚。
【制法】将上述諸藥共置陶瓷或玻璃容器中,用白酒2500ml浸泡,容器密封,每隔2日搖動振蕩數次,2周後啟封,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
【功效】益氣補腎,養血活血。
【主治】各種原因所緻白細胞減少症。
【宜忌】若為粒細胞缺乏症則不宜用。
【附記】當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2.0×109/L時被稱為粒細胞減少,<0.5×109/L時被稱為粒細胞缺乏。前者病情輕,後者重。後者極易發生嚴重的難以控制的感染。
<h1 class="pgc-h-arrow-right">石韋大棗酒</h1>
【來源】《現代中藥大辭典》
【配方】石韋300g,大棗100g。
【制法】石韋切碎,大棗每枚剖成兩半,用白酒1000ml浸泡2周,過濾取液,裝瓶密封,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20~30ml,每日2次。連服1周為1個療程。
【功效】促進白細胞數上升。
【主治】白細胞減少症。
<h1 class="pgc-h-arrow-right">複方龍棗酒</h1>
【來源】浙江中醫學院學報
【配方】仙鶴草90g,小紅棗50g,赤小豆50g,黃精30g,山楂30g,雞血藤30g,甘草20g,補骨脂20g,當歸20g。
【制法】紅棗去核,赤小豆粉碎,與諸藥共置陶瓷或玻璃容器中,用白酒2000ml浸泡,容器密封,每隔2日搖動振蕩數次,2周後啟封,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1個月為1個療程。每次飲服,可加适量紅糖,溶化後服。
【功效】溫補氣血。
【宜忌】陰虛陽亢者慎用。
【附記】仙鶴草,又名脫力草,不僅有良好的止血作用,也有補虛功能。民間常用本品,配伍大棗治療脫力勞傷、血虛衰弱。
<h1 class="pgc-h-arrow-right">藿香正氣酒</h1>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藿香正氣散
【配方】藿香15g,大腹皮5g,白芷5g,紫蘇5g,半夏10g,白術10g,厚樸10g,桔梗10g,炙甘草12g。
【制法】上藥研粗末,裝入紗布袋中,紮口,用白酒500ml浸泡7日,去藥袋,即得。
【用法】口服。每次15~30ml,早、晚各1次。
【功效】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内傷濕滞證。夏令傷暑頭痛,脘腹疼痛,惡心幹嘔,腹脹吐瀉。
【宜忌】濕熱瀉痢者忌用。
【附記】本方重在化濕和胃,乃夏令常用方劑,對傷濕感寒、脾胃失和者最為适宜。也适用于急性胃腸炎屬濕滞脾胃、外感風寒者。本方原為散劑,現改為酒劑。
<h1 class="pgc-h-arrow-right">益氣舉陷酒</h1>
【來源】山東民間方
【配方】炙黃芪120g,防風6g,柴胡6g,升麻6g,炒白術18g,炒枳實30g,煨葛根24g,山茱萸24g。
【制法】上藥碾成粗粒,用白酒750ml浸泡2周,過濾即得。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胃下垂。喜歡我的内容的朋友,歡迎關注哦,每天為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