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茶裡傍上三得利掘金袋泡茶:自帶大衆化屬性,陷入高端化更新僞命題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7月12日,茶裡與三得利對外表示,推出一款烏龍茶聯名禮盒,并在供應鍊端進行合作。

在業内人士看來,茶裡是看中了三得利在茶飲品領域的技術。ChaLi茶裡創始人譚瓊也表示,三得利的烏龍茶飲品儲存了原有的香氣和回甘,這是雙方共同的品質追求。

茶裡定位“高端袋泡茶”,需要工業化和标準化的賦能。三得利布局推出烏龍茶飲品已有40年曆史,工業化制茶實力不容小觑。不過,業内人士認為,袋泡茶本就一個“誤會”造成的,自帶便利性和工業化屬性,消費者認知是大衆化的低端入門茶,難有高端屬性,消費者很難為“高端”買單。

傍大牌,推新品,提升供應鍊品質

茶裡方面表示,與三得利的合作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先鋒合作,推出夏日聯名禮盒。其二是供應鍊戰略合作。茶裡正在廣州打造茶産業研究中心,精加工深加工生産制造中心,涵蓋全自動化生産、研發中心、國際茶學院三位一體,未來雙方将共同研發更高品質的高端茶飲。

中茶小粒茶營運,廣州禾木文化有限公司總監陳天東認為,茶裡生産袋泡茶,技術層面相對簡單,與三得利合作,茶裡看中的是三得利在茶飲領域的技術。

據了解,茶裡創立于2013年,核心産品是原葉袋泡茶。茶裡的上遊供應鍊環節相對簡單。官網顯示,茶裡的茶葉來自合作的7個茶園基地,包括分别是四川雅安黑竹、杭州新昌饅頭山、福建安溪大坪鄉、雲南普洱龍潭、安徽黃山培源村、雲南鳳慶鳳山鎮、福建福鼎店頭鎮。并且隻有1個自建茶學研究室,建立了袋泡茶行業标準,采摘的茶葉經過在茶學研究室完成制作、拼配分級、精加工等核心技術。

三得利在供應鍊層面則優勢明顯。三得利相關負責人表示, 1981年三得利正式推出烏龍茶飲品,1997年進入中國。産品原料主要來自福建武夷山和安溪。茶原料要滿足日本460項、中國65項的檢測的雙重标準才能進入工廠。其中高溫萃取、恒溫儲存等技術工藝,能夠保持茶飲品質始終如一。

就茶裡而言,需要聯名實作突破。譚瓊曾表示,在發展初期就遇到瓶頸期,通過與其他品牌的合作,拓展新的消費者。

近兩年茶裡發展略有起色。目前,茶裡完成全管道布局,線上10餘家平台有售,線下已進駐洲際、萬豪等7000多家酒店、5000+企業茶水間、2000多家連鎖餐飲,還有OLE、盒馬、名創優品、等連鎖新零售,并圍繞大灣區開設了三家直營品牌零售體驗店。

6月底,茶裡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由GGV紀源資本領投,B輪領投方碧桂園創投持續加注,新浪微網誌、老股東易凱資本跟投。融資将會用于加快供應鍊茶葉深加工技術創新以及品牌建設。

不過,茶裡官網顯示,茶裡目前估值僅為5億元人民币。

袋泡茶自帶大衆化屬性,高端化或是僞命題

茶裡持續加碼高端袋泡茶的屬性,但在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袋泡茶做高端産品“出圈”有點難。高端定位袋泡茶有些尴尬,年輕人看不上,老茶客覺得茶葉不行,這個定位更像僞創新、僞更新。

據了解,袋泡茶本就是一個“誤會”造成的,其最大屬性是便利。1908年,美國茶商托馬斯為了推廣茶産品,用絲綢袋做了一些茶樣,有客戶就直接用來泡茶。托馬斯便開啟了一種全新的銷售模式,并用紗布取代了絲綢,變成了一種便利産品。

“茶香書香”品牌創始人羅軍在其《中國茶密碼》一書中表示,茶包(袋泡茶)之是以盛行開來,很大的一個契機點是連鎖店的出現。袋泡茶友善更多人的購買,便利性有利快速消費和大衆化推廣。随之産生的立頓成為西方茶品牌中的佼佼者,幾乎成了袋泡茶的代名詞,是茶走進西方工業化文明的标志。

陳天東表示,消費者對袋泡茶的傳統心智認為就是“立頓”,并且形成了低端認知。是以消費者并不會為“高端化”的袋泡茶買單。“喝得起的覺得價格也就這樣,送出去沒面子。喝不起的覺得價格高。”

值得注意的是,立頓也開始沒落了。其雖為袋泡茶第一品牌,但其正在面臨被剝離的尴尬。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Alan Jope表示,将這一大塊茶業務剝離,考慮的措施務括IPO、業務分拆、(新的)合作或出售。

目前,袋泡茶在中國市場還存在一定的空間。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袋泡茶線上市場規模為50.3億元,占線上235億茶葉市場的21.4%,随着多元消費場景及消費需求的變化, 2020年突破1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茶裡也曾看重的是大衆化的市場。譚瓊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在把中國的喝茶人群分為五個級别的基礎上,做到非常高的産品品質,讓92%的人群在什麼都不懂的基礎上都能信任ChaLi的産品。”

羅軍則認為,袋泡茶和高端是相左的。其《中國查密碼》中稱:“袋泡茶很友善使用,并且在使用後不會留下難以清理的茶渣,它将茶從一種禮儀性的飲料變為一種友善飲料,它還使跨國葉包裝商得以使他們的産品标準化。這種在廣告中被大肆宣傳的标準化大大地減少了人們對高檔茶葉的需求。”

本文源自藍鲸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