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闆用小号,加了我好友”

“老闆用小号,加了我好友”

昨天晚上,朋友在微信裡跟我瘋狂吐槽她的變态老闆,每天9點踩着點開會,盯着誰遲到,下班掃蕩式突襲辦公室,看誰下班早。更可怕的是,竟然用小号,悄咪咪地進了同僚微信群,還加了她好友。

聽得我一臉懵,以為她被性騷擾了,後來才知道,不少人都被加了好友。說實話,我想不通老闆這麼做到底圖什麼。

不過朋友一句話我就懂了,老闆是個控制狂。平時工作像盯梢,時不時給你打個電話,上個廁所還要順便在辦公室逛一圈,看看大家工作得怎麼樣,甚至還裝上了螢幕。

在這種嚴密的監控下,公司上上下下都練就了一手反偵察。沒想到,老闆技高一籌,會用小号。

目的不言而喻,一來是想知道同僚群裡都聊什麼,二來順便監視大家的朋友圈。

朋友抱怨,不知道是老闆小号還好,偏偏還被發現了。删也不是,不删也不是。同僚們無可奈何,隻好再建個微信群,過去那個熱鬧的地方,成了跪舔老闆的主戰場。朋友圈當然也要屏蔽,可一想到,老闆這種無孔不入的心态,總覺得分組也不靠譜,幹脆不發了。

據說,不少人都在外面找工作。

後來,和同僚聊起這件事,發現這種老闆在市場上還不少見。有些是心理變态,有些是真的管不住自己,一來是怕員工出纰漏,二來是怕員工偷奸耍滑,隻好事無巨細,時刻監控,可自己累得要死,員工還怨聲載道。

這樣的老闆,真的挺傻的。

自律的人,無論你管不管,他都能把工作做好。不自律的人,你天天拿着小鞭子,他滿腦子都是怎麼跑。好員工從來不是管出來的,上進心也從來不是逼出來的。

“老闆用小号,加了我好友”
“老闆用小号,加了我好友”

我們老闆就有一套挽救廢柴的絕技,屢試不爽。秘訣就三個字:随你搞。

就憑這三個字,生生把一個90後逼出了“老闆思維”。過去,我們這個90後,早上起不來,晚上熬不住,一言不合就休假,你不問,絕對不向你彙報項目進度。同僚們想盡各種監督辦法,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結果,老闆一出馬,不到一個月,生生被煉成得力幹将。每天屁颠屁颠追着同僚學習,張口閉口都跟你談工作,項目反而做的風生水起。

後來一問才知道,老闆扔給他一個項目,你自己搞。開會沒人陪他去,客戶沒人幫他搞,被人怼得啞口無言的時候,丢人丢到懷疑人生。

老闆後來反思時說,這也是他的一個實驗,有時候帶團隊就和帶孩子差不多,你管的太多了,容易教出低能兒。得狠心把他們推上社會,雖然善後不容易,可從長久來看,百利而無一害。

想讓打工者有老闆思維,你得先給他當老闆的氛圍,甚至得讓他感受到當老闆的壓力。更重要的是,要給他信任。

你越信任一個人,這個人越會朝你想要的方向發展。

這些年,見過太多隻會做事不會管人的老闆,把自己累死,也得不到員工的了解和體諒。

員工有了老闆思維,老闆才能躺赢。但這個過程并不容易,你得背得起員工留下的黑鍋,替他們抗下成長的代價。

懂得放手,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心理素質。

“老闆用小号,加了我好友”
“老闆用小号,加了我好友”

聰明的老闆,掌控欲從來不強。

這一點,巴菲特是個榜樣。

他收購了許多的企業,卻很少親自操刀。

他收購的公司,基本上都會啟用原班管理者運作。巴菲特說,自己從來沒有越俎代庖的欲望。他總是用贊賞和充分授權,來表示對合夥人的感謝。

也正因為這種心态,巴菲特收購伊利諾伊國民銀行和信托公司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尤因.阿貝格已經是71歲高齡了,還是願意為巴菲特打理公司。

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助,巴菲特累死也不可能擁有今天的财富。很多人說起巴菲特的經營之道,無論他的投資理念多麼先進,真正讓他封神的其實是識人、用人、與人合作的能力。

一個成功的老闆,就是沒有他,公司依然能夠正常運轉,甚至發展得更好。但這一點并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做到。

比如京東。劉強東出了名的控制欲強,以緻于醜聞一出,京東股價大跌,很多業内人士都說,失去了劉強東的京東,可能會失去掌舵人。

這句話,并非對老闆的褒獎。

羅振宇曾經講過去中心化組織系統的重要性。他曾經做過一個比喻,去中心化的組織就像一個海星,就算你砍掉它一個手臂,這個手臂也能演化成另一隻海星。而集權化的組織,就像是蜘蛛,倘若你把蜘蛛的頭給弄掉了,那麼蜘蛛就徹底死了,整個系統也就廢了。

是以,不懂放手,不僅會阻礙一個公司的發展,甚至有時候,很緻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創業者能從0走到1,卻很難從1走到100,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太有限了,做老闆的最高境界,就是躺着賺錢。

“老闆用小号,加了我好友”
“老闆用小号,加了我好友”

前兩天,和同僚們聊起上下班要不要打卡的問題,有人說打卡好,大多數人不能自律,必須用打卡來限制。還有人覺得這種打卡制度意味着公司對員工根本不信任。

我是後者的堅定支援者,就像白岩松說的:任何一個機關,隻要到了開始強調考勤、打卡等紀律的時候,一定是它走下坡路的時候。

全球最大的儲存産品生産商Kingston,被美國《财富》雜志評為“美國最佳雇主”之一。

這家擁有3000人的集團公司運用的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無原則的管理原則。員工上班不打卡,公司沒有績效考核,一個人入職,全家都有醫保,倘若員工懷孕待遇更是優渥。整個公司基本屬于“啥都不管”的狀态。

這家企業的創始人是孫大衛和杜紀川,都是華人,他們都堅信“人之初,性本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他們認為隻要企業為員工着想,員工就會用自己努力工作來報答公司。

很多業内人士質疑過這種管理方法,會讓這家企業走向滅亡,可是如今這家公司的營收超過了65億美元,在行業内一直是領先地位,讓很多人都唏噓不已。

聰明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法國雷諾和日本日産兩家汽車公司的CEO卡洛斯·戈恩在接受《哈佛商業評論》采訪時,透漏自己怎樣同時管理這兩家公司。

他的方法省心省力,每月安排一個決策周。在一個月裡找出一周時間,跟日本的同僚集中在一起,把需要決策的事情壓縮在這個時間段來做決定。對于法國雷諾的團隊也采用相同的方法來管理。剩下的時間,就交給高層和各團隊自由配置設定,充分的放權。

有些人覺得員工不管就會散,其實所謂管,完全是老闆自己騙自己。

有一句俗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老闆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管理團隊和談戀愛差不多,你越是壓制,别人越想掙脫。無形之中,大把時間浪費在彼此拉扯上。

李開複曾經說,聰明人留在公司有兩個理由,其一,他知道老闆對他動了感情。其二,他希望被信任、被放權,這樣他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

聰明的上司都明白,真正優秀的員工是受不了管的,真能管住的也絕不是什麼好員工。做上司是一門藝術,靠的是号召力,絕非蠻力。

今日互動:

來說說,你的老闆是怎麼管理公司的?

歡迎在留言區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