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的家書,讓人淚目……

歲月可以抹去各色記憶

卻永遠抹不去情感上的共鳴

穿越曆史硝煙

經曆戰火洗禮

在波瀾壯闊的抗戰畫卷中

一封封家書

讓我們窺見那個永不磨滅的時代

靠近那些至情至性的靈魂

左權:以進步酬報别後衷情

他們的家書,讓人淚目……

志蘭: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帶給你十幾個字。喬遷同志那批過路的人,在幾天前已安全通過敵之封鎖線了,很快可以到達延安,想不久你可看到我的信。希特勒“春季攻勢”作戰已爆發,這将影響日寇行動及我國國内局勢,國内局勢将如何變遷不久或可明朗化了。我擔心着你及北北,你入學後望能好好的恢複身體,有暇時多去看看太北,小孩子極需人照顧的。

此間一切如常,惟生活則較前艱難多了,部隊如不生産則簡直不能維持。我也種了四五十棵洋姜,還有二十棵蕃茄,長得還不壞。今年沒有種花,也很少打球。每日除照常工作外,休息時玩玩撲克與鬥牛。志林很愛玩牌,晚飯後經常找我去打撲克,他的身體很好,工作也不壞。

想來太北長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經常去看她?來信時希多報道太北的一切。在閑遊與獨坐中,有時總仿佛有你及北北與我在一塊玩着、談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調皮,一時在地下,一時爬着媽媽懷裡,又由媽媽懷裡轉到爸爸懷裡來,鬧個不休,真是快樂。可惜三個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塊的話,真痛快極了。重複說我雖如此愛太北,但是時局有變,你可大膽按情處理太北的問題,不必顧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給你受累,不再多妨礙你的學習及妨礙必要時之行動為原則。

志蘭!親愛的:

别時容易見時難,分離二十一個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願在黨的整頓之風下各自努力,力求進步吧!以進步來安慰自己,以進步來酬報别後衷情。

不多談了,祝你好!

叔仁

五月二十日晚

左權,湖南醴陵人,抗戰中我黨犧牲的最高将領。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時不幸犧牲,年僅37歲。這封家書是左權壯烈殉國前幾天寫給妻子劉志蘭的最後一封信,家書流露出左權對親密伴侶無微不至的關心,對女兒冷暖關愛的骨肉親情。

趙一曼:我最親愛的孩子啊,趕快成人

他們的家書,讓人淚目……

甯兒:

母親對于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争,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永遠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甯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你的母親趙一曼于車中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親愛的我的可憐孩子啊:

……母親死後,我的孩子要替代母親繼續鬥争,自己壯大成長,來安慰九泉之下的母親……

在臨死前的你的母親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中國共産黨黨員。1935年冬,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2團政委時,為掩護戰友不幸被俘。為獲得情報,日軍對她施以長達9個月的非人折磨。1936年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開往刑場的火車,在生命最後時刻,她向敵人要來紙和筆,給兒子寫下遺書。寫完第一封後,趙一曼又寫下另一份遺書,把對孩子的未盡餘言進行了補充,之後凜然就義,年僅31歲。

程雄:為偉大而生,光榮而死

他們的家書,讓人淚目……

雙親大人膝下:

在這裡大概有一個相當的時間住吧!最近的工作情形,是分着兩個方向進行,就是軍隊和民運。這當然是軍隊的工作要緊,但是民運方面雖然在軍事上看起來比較是占次重的地位,而在這軍民合作集中一切力量,來應付這第二期抗戰對敵的反攻,以期達到抗戰勝利,達到成功的目的。是以因這許多的重要焦點,我們這批政治工作同志,每天按時分布在各部隊授課外,餘下的時間,就是進行鄉村的民運宣傳工作,使當地的群眾能達到和我們遊擊隊的切實合作。

……安慶正在圍攻中,城内火焰沖天,炮聲震地,敵之師長郝文波全師反正,而安慶在指顧之間,即可克複。兒想在今天這樣的熱烈大會,第二次其他紀念大會,就可在安慶城内舉行了。

五·五晚三時寫

親愛的雙親大人膝下:

兒這次為了民族,為了階級,為了可愛的家鄉,為了骨肉相連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兒不得不來信辭别雙親大人,如果不能活着的話,雙親大人應保重玉體,撫育好弟妹。生活難度的話,可賣掉土地、房屋,把生命糊過來,到十年八年我們就好了,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現在兒就要離開大别山,走上最前線消滅敵人,保衛中華,望雙親不要悲傷挂念。兒為偉大而生,光榮而死,是我做兒子最後的心意,罪甚!罪甚!

兒 實穗跪禀

程雄,乳名實穗,193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9年11月參加新四軍江北遊擊縱隊。1940年5月,程雄被配置設定到新四軍第2師5旅13團,臨行前,他給雙親留下了第一封書信,表達了自己為國家和民族犧牲的覺悟及不能盡孝的遺憾。第二封家書發出3個月後,他就英勇犧牲,年僅24歲。

王孝慈:驅逐敵寇 抗戰到底

他們的家書,讓人淚目……

吾謙愛弟:

來信收閱,備悉一切。“抗戰”是我們偉大的母親,她正在生産新的中國、新的民族、新的人民。我們要在戰争環境中受到鍛煉,我們要在敵人的炮火下壯大起來。抗戰是我們的神聖職責。我們的健康、智慧及勇敢要在抗戰中誕生,要在争取抗戰勝利中發揚光大,我們要為驅逐日敵寇出中國抗戰到底,我們要為争取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奮戰到底。

你應立即奔上抗日的戰場,在戰鬥的環境中創造你的人生,開辟你的前途!俊安是我的愛子,我既贊成他的行動,這絕不是無意義的稱贊。你了解嗎?也希望你打破庸俗人的見解,勇敢的走上民族解放的戰場,與俊安、與阿兄、與全中國抗戰的朋友們、與全世界擁護正義的人士們,手攜手的向光明、向真理的大道前進!

孝慈

十月二十五日

王孝慈,原名向宗仁,陝西渭南人。1928年參加渭華起義,曾擔任延長縣委書記、宜川特區黨委書記。1938年10月,王孝慈給他的五弟向宗聖寫信,鼓勵他走出家鄉奔赴抗日前線。在他的影響及家人的互相鼓勵下,兒子、弟弟相繼投入抗日洪流。

英雄精神不朽!

緬懷!緻敬!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

來源: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