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一國際指數正式納入中國國債,海外投資機構紛紛“提前超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植 上海報道

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再下一城”。

10月29日,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正式納入中國債券。

渣打中國宏觀政策主管劉潔表示,按照規劃,富時羅素WGBI指數将在未來 36 個月逐漸納入中國國債,整個納入期間将吸引1000億-1300億美元被動資金流入。

“10月29日當天,衆多跟随WGBI指數被動配置全球債券的投資機構已紛紛加倉中國國債。”一家香港銀行債券交易員向記者透露。盡管WGBI指數計劃在36個月後将中國國債的納入比例提高至5.25%,但部分境外投資機構已決定提前超配——直接拿出2%-3%債券組合資金投向中國國債。

“這背後,一方面是中國國債收益率較WGBI指數收益率更高,提前超配政策能創造超額收益率以跑赢業績基準,另一方面很多境外投資機構希望通過配置中國國債擴大分散投資程度,借助中國國債與全球債券的較低相關性創造更穩健的回報。”他分析說。

值得注意的是,逾千億美元資金跟随WGBI指數流入中國國債,無形間提振了人民币匯率均衡估值。

記者多方了解到,不少跟随WGBI指數投資的境外投資機構在加倉中國國債同時,沒有采取相應的匯率風險對沖操作。因為他們認為如此大的資金流入,正令未來人民币匯率易漲難跌。

資料顯示,截至10月29日19時,境内在岸人民币兌美元匯率徘徊在6.3966附近,較前一個交易日小幅回落48個基點,境外離岸人民币兌美元匯率則觸及6.3901,較前一個交易日小幅回落37個基點。

“境外人民币匯率持續高于境内人民币匯率,表明境外投資機構對人民币未來穩健升值更具信心。”一位香港銀行外彙交易員指出。

外管局副局長王春英此前表示,境内中國債券收益率相對較高與人民币匯率波動相當穩定,都是中國國債具有投資價值的具體表現。

中國央行指出,富時羅素公司正式将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充分反映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金融持續擴大開放的信心。未來,中國人民銀行将繼續與各方共同努力,積極完善各項政策與制度,鞏固和擴大雙向跨境投融資管道,為境内外投資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

<h4>海外投資機構緣何“提前超配”</h4>

相比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BBGA)和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GBI-EM ),此次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将中國國債的納入時間似乎更長,達到36個月。

在多位業内人士看來,這主要是基于平滑境外資金擷取中國國債進度、緩解納入過程對中國國債造成波動等方面的考量。

“事實上,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所帶來的中國國債資金流入量絕不低。”上述香港銀行債券交易員向記者透露。

中金公司此前釋出報告指出,若按跟蹤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被動投資全球債券的資金高達3萬億-5萬億美元估算,5.25%納入比例所對應的流入中國國債資金高達1500億-2600億美元,每月平均納入資金則達到42億-72億美元。

記者多方了解到,面對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相對漫長的納入過程,衆多境外投資機構則幹脆選擇“提前超配”政策。29日當天,不少跟随WGBI指數被動投資的境外投資機構直接動用2%-3%資金投向中國國債。

究其原因,他們将超配中國國債視為跑赢WGBI指數業績基準的重要政策。目前,中國國債收益率達到約3%,高于WGBI指數業績基準,無疑能帶來可觀的超額回報。

一位跟随WGBI指數被動投資全球債券的境外債券增強型基金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衆多境外投資機構之是以提前超配中國國債,另一個考慮因素是分散投資風險。畢竟。中國國債與全球債券的波動相關性相對較低,在美聯儲縮減QE可能觸發全球債券市場異常波動的情況下,提前超配中國國債可能創造更高的投資安全墊效應。

“此外,我們内部一緻認為,目前對中國國債的配置比例偏低了。”他坦言。目前中國經濟基本面增長前景高于衆多新興市場國家,但他所在的境外機構債券投資組合裡,中國國債投資占比遠遠低于巴西、印度、印尼等新興市場債券,令整個債券配置結構與目前全球經濟發展态勢“格格不入”。

“是以我們借着WGBI指數正式納入中國國債機會,通過QFII管道先将中國國債投資占比從2.5%一次性調高至3%,未來再根據WGBI指數的納入程序繼續加倉。”這位境外債券增強型基金負責人指出。

外管局副局長王春英此前表示,随着中國債券市場開放不斷推進,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認可度正在持續提高。據市場機構估算,中國資産在三大全球債券指數的占比将達到5%-10%,排在所納入的新興市場國家的首位。未來随着境内債券市場進一步穩步發展,各類債券産品不斷豐富,以及相關法律制度與國際市場不斷接軌,有望吸引更多被動型和主動型的配置資金流入。

<h4>助推人民币匯率長期穩健升值</h4>

值得注意的是,逾千億美元境外資金跟随WGBI指數流入中國國債市場,令金融市場對人民币匯率持續升值更具信心。

“在WGBI指數正式納入中國國債後,部分對沖基金已将明年年中的人民币兌美元均衡匯率調高至6.35-6.38,較此前他們的預期上漲了逾300個基點。”上述香港銀行外彙交易員向記者指出。上周人民币匯率快速升值,也有WGBI指數納入中國國債的“功勞”——當時不少海外對沖基金預計大量境外資金将跟随WGBI指數超配中國國債,提前大舉買漲人民币匯率獲利。

“如今他們采取了買預期,抛事實的政策,随着29日WGBI指數正式納入中國國債,他們開始獲利回吐,令當天人民币匯率小幅回落。”他分析說。但是,若未來跟随WGBI指數的境外資金繼續大舉流入中國國債,這些對沖基金仍會卷土重來繼續追漲人民币匯率套利。

前述跟随WGBI指數被動投資全球債券的境外債券增強型基金負責人向記者指出,盡管近期對沖基金借WGBI指數納入中國國債炒作人民币匯率上漲,但他們在29日加倉中國國債時,并未采取相應的匯率風險對沖措施。

“其實,我們也認為随着逾千億美元境外資金跟随WGBI指數流入中國國債,未來人民币匯率會呈現穩健升值态勢,無需我們犧牲部分投資收益用于匯率風險對沖。”他直言。目前外彙市場的匯率風險對沖工具相當豐富,一旦人民币匯率出現異常劇烈波動,他們也能迅速買入相應外彙衍生品開展風險對沖。

在他看來,很多跟随WGBI指數加倉中國國債的境外投資機構之是以不願采取匯率風險對沖操作,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實作中國國債投資的收益最大化。

“我們内部測算過,若要開展匯率風險對沖,則要犧牲約40-50個基點的中國國債投資回報。有時候,這40-50個基點的收益差,就決定了很多境外投資者改換門庭,選擇同等債券配置政策但收益更高的機構。”這位境外債券增強型基金負責人直言。近日他聽說部分将中國國債投資占比提升至4%的境外投資機構(同樣跟随WGBI指數投資)也沒有采取匯率風險對沖措施,目的就是借助中國國債的高收益率與高安全性,實作超越同行的高回報。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