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尋根石牌”大型黃梅戲演唱會今晚在懷甯舉行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由安徽黃梅戲愛好者協會、懷甯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局、石牌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安徽中喜寰宇影業有限公司全程營運的“尋根石牌”大型黃梅戲演唱會,今晚(10月30日)在長江北岸的懷甯縣石牌鎮綜合文化中心劇場隆重舉行。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懷甯縣文旅體局、石牌鎮有關上司與嘉賓莅臨指導

石牌,舊稱宜塘,又名石牌口,文獻最早記載于南宋初期(公元975年),是一個具有千年曆史的商貿古鎮,曾作為懷甯縣城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這裡文化底蘊豐厚,素有“戲曲之鄉”之稱,是平劇、黃梅戲重要的發源地。明末清初,石牌哺育岀“平劇之父”徽劇,民間戲劇演岀團隊“石牌班”,亦稱“徽班”,遍布大江南北,“四大徽班進京第一人”高朗亭、“平劇鼻祖”程長庚、“國劇大師”楊月樓、“武生宗師”楊小樓以及郝天秀、郝蘭田等徽劇、平劇藝術大師,均出自石牌。

視訊加載中...

誕生于石牌的懷腔,曆經幾十年演變,發展成了全國五大劇種之一的黃梅戲,催生了以嚴鳳英、王少舫為代表的一大批黃梅戲藝術人才。由此可見,石牌在中國戲曲藝術曆史上,書寫了璀璨奪目的一頁。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國家一級演員陳兆舜與無為市黃梅戲協會陳曙光會長聯袂演出《海灘别》

“梨園佳子弟,無石不成班”,曾是石牌曆經百年而不衰的文化生态。“出門三百裡,處處黃梅聲”,現已成為石牌這座悠久的曆史文化小鎮引以為傲的文化自信,在石牌戲曲文化特色小鎮建設的新征程中,正在緻力于将石牌建設成為中國戲曲文化的創作新基地、戲曲人才培養教育訓練基地、戲曲交流展演傳播基地、戲曲藝術的評獎、頒獎基地。

千年古鎮石牌,号稱“京黃故裡”,名聞遐迩,多達20多個民營劇團羅棋布地遍及城鄉各地,成為群衆文化市場最活躍的一支生力軍。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發展地方戲曲,促進黃梅戲事業傳承與繁榮,探尋平劇、黃梅戲發源地懷甯石牌戲曲文化底蘊,回顧黃梅戲起源、發展曆史,助力建設國家級特色小鎮,努力打造“京黃故裡”文化活動品牌,不斷豐富人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懷甯縣文旅事業産業融合發展,聚焦建設獨具魅力的文化強鎮,促進安徽省黃梅戲愛好者協會與國家級戲曲文化特色小鎮石牌鎮之間優勢資源互補、共謀發展圖強的交流合作關系,安徽省黃梅戲愛好者協會會同懷甯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局、懷甯縣石牌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尋根石牌”黃梅戲大型演唱會活動。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安徽中喜寰宇影業有限公司汪婷婷總經理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據悉,為因應疫情防控需要,本次活動堅持“線上為主、線下為輔”,采取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大别山母親》真想對你說出口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石牌鎮中心國小《爺爺奶奶抖校園》黃梅戲獨幕喜劇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安徽省黃梅戲愛好者協會儲向澤會長與名家名票合影

弘揚千年古鎮文脈,吟唱“京黃故裡”底蘊

懷甯縣暨石牌鎮人民政府有關上司應邀出席,國家一級演員陳兆舜、餘登雲、鄭玉蘭、夏圓圓、劉麗華等名家,安徽省黃梅戲愛好者協會會長儲向澤莅臨指導,懷甯縣黃梅戲劇團等演出機關的藝術家及全國或省級相關戲曲名票參加了“尋根石牌”黃梅戲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