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新聞網6月18日訊(通訊員 孫芳華)6月17日,綏甯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從業人員在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黃桑村調查時,在海拔1000餘米的一條清澈小溪中,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肥螈。該類物種的發現,進一步說明了黃桑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與特殊性,該地區特殊的地理與氣候條件可能孕育了更多的特有物種。對于綏甯黃桑地區生物區系與地質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肥螈,别名水和尚、狗魚、四腳魚、黑斑肥螈,蝾螈科、蝾螈屬的唯一種。捕食蜉蝣目、雙翅目、鞘翅目等昆蟲。以蚯蚓、象鼻蟲、蝦、小蟹、螺類等為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與小鲵同屬有尾兩栖動物。因肥螈外形大小、體重、眼睑、體側縱行膚褶、膚色及生活環境,均與小鲵非常相似,一般人幾乎無法區分。
肥螈是環境變化的訓示性動物之一,對環境的變化特别是水溫、水質的變化尤其敏感。此次在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首次發現肥螈,反映了這個區域的自然環境、植被、水域儲存狀态較為原始,人為破壞程度極小,對深入研究評價綏甯黃桑區域環境變化、對野生動物栖息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此次發現肥螈的栖息地面積狹小,種群極為脆弱,專家建議對該物種栖息地予以重點保護。
(編輯:銀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