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聰
在《人民的名義》熱播近5年之後,由同一作者編劇的電視劇《突圍》(原名《人民的财産》)在東方衛視開播,劇中複雜的人物關系、龐大的資金鍊條以及其背後折射的國企改革之艱難,讓熟悉這位作家、編劇周梅森的觀衆“又一次找到了感覺”。
10月28日,周梅森在微信群中接受全國媒體群訪,對已經播出十多集的《突圍》進行解讀,期間,他還特别提到,江蘇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王立科的确施壓想讓《人民的名義》停播,“他認為我寫了他,我真是冤枉!”

水軍對闫妮“潑髒水”
“真令人痛心”
《突圍》演到第12集,一直鬧離婚但還沒離婚的“紅牛cp”讓不少觀衆看得樂不可支:闫妮和耿樂這對歡喜冤家太可樂了!
在周梅森看來,闫妮對于石紅杏這個角色的出色表演讓他很震驚,“是超出我預期的。”他提到,當初自己點名要求片方選闫妮,“我想描繪的這個女主角不是那種刻闆、霸氣、冷冰冰的模式化角色,我需要一個感情豐富有人間煙火氣的演員。”
看過成片之後,周梅森用“有血有肉”來形容闫妮扮演的石紅杏,“她和牛俊傑這對歡喜冤家受觀衆歡迎,就是因為他們對各自角色的深刻領悟和成功塑造。”采訪中三次表揚闫妮的表演,周梅森坦言是因為最近發現很多人在罵他們,“我發現我們的行業中有些情況是很不正常的,有些行業水軍這一階段對闫妮進行潑髒水式的攻擊,我看了是很痛心的。”
王立科說我“寫他”
“我真是冤枉!”
9月22日,來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消息顯示,江蘇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王立科嚴重違紀違法,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并報中共中央準許,決定給予王立科開除黨籍、公職處分。當晚,金盾影視中心主任、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總監制李學政發文,披露王立科曾想讓該劇停播。
周梅森在采訪中提到,王立科的确曾拼命打壓《人民的名義》,包括寫信給公安部要求禁播《人民的名義》,原因是王立科認為《人民的名義》“寫了他”。
對此周梅森說,“實際上我真是冤枉,我寫《人民的名義》的時候王立科高高在上,滿嘴人民地給我們上着課,我怎麼可能寫到他呢?我怎麼能鬥膽想到他呢?”
采訪中周梅森提到,《人民的名義》播出後王立科按捺不住,“他是對号入座,他确實有嚴重的問題,但他不是我的原型。”
《突圍》不存在原型
“小說就是小說,是虛構”
之是以提到《人民的名義》,是因為采訪中有媒體問到,涉及國企改革風雲的《突圍》是否有原型。
對此周梅森也表示,《突圍》中提到的幾個人物也都沒有原型,但在他創作之前,國企大案要案一樁接一樁,國有資産大量流失的類似案件和社會事件他都看到過,他也進行了研究。
“有些讀者就問,是不是寫了哪一個?我想回應的是我沒有寫任何哪一家企業,我實際上是綜合了各家企業的故事,綜合了各式人物,就像魯迅講的,鼻子在浙江,耳朵在山東,眼睛在上海。”他說,電視劇就是電視劇,“它畢竟不是紀實文學,它是小說,是虛構的問題。”
從《人間正道》《絕對權力》《中國制造》到《人民的名義》,周梅森一直被人稱為“官場作家”,類似創作其實自然會有來自各方的壓力。采訪中周梅森也提到,自己的作品由于總是面對社會現實和很多尖銳問題,他又是一個力求講真話、起碼不講假話的作者,“這樣的話就可能會面臨一些審查的看法,形成沖突。”比如他提到,《人間正道》引起了幾十名官員聯名告狀的風波,《國家公訴》也進行了800多處的修改,“幾乎每一部作品都不順利,但這個我也是有心理準備的。”
他提到,類似創作因為有這種難度,很多人可能就放棄了,“我覺得我必須堅持,如果說我再放棄,我想類似《人民的名義》《突圍》這樣的作品就要絕迹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