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裡一種“小酒杯”,農村娃摘來當零食,殊不知有人種植緻富

大山農村裡擁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各種造型的植物,也有各種可口奇特的野果子。春天過後,人們即将結束采挖野菜,接下去上山摘野果、下水捕魚成了農村人夏季最有樂趣的生活。當下山裡的三月泡、蛇莓都逐漸成熟,一顆顆紅色的小果子點綴了大地的顔色,如同珍珠灑落大地一般,奪人眼球。

到了夏季與秋天交替的時候,農村的野果子是最豐富的時節。到時候山裡會有一種誘人的野果子,外形酷似“小酒杯”,名氣不亞于八月瓜、拐棗,是許多農村人的童年美好回憶。

山裡一種“小酒杯”,農村娃摘來當零食,殊不知有人種植緻富

山裡這種酷似“小酒杯”的野果子,各地叫法不一樣,但學名上統一叫桃金娘。桃金娘别名:哆尼、崗菍、山菍、多蓮、當梨根、稔子樹、豆稔、仲尼、烏肚子、桃舅娘、當泥,是廣泛分布于農村地區的一種灌木植物,一般于荒地、山坡向陽的地方。在《綱目拾遺》上有詳細記載,草花之以娘名者,有桃金娘,叢生野間,似梅而微銳,似桃而色倍赬,中莖純紫,絲綴深黃如金粟,名桃金娘。

山裡一種“小酒杯”,農村娃摘來當零食,殊不知有人種植緻富

不過在大多數人眼裡,桃金娘的名字隻是個代号,大多數地區都叫它多尼,果實是一種極品野果子。過去每年8月之後山裡到處都是桃金娘這種可口的黑果子,小孩子将它采摘下來直接剝皮抽芯,然後剩下的果肉,直接就塞進嘴巴裡享受。隻不過吃多了之後,會有一種上廁所困難的現象,其中這也是有據可查的,在《台灣藥用植物志》對桃金娘果實的記載:“兒童食之,或大便難下。”。但實際上基本沒有農村娃會去顧慮這些,隻會想到這桃金娘果子是個美味,摘多少就吃多少,把嘴巴喂飽了就行。

山裡一種“小酒杯”,農村娃摘來當零食,殊不知有人種植緻富

也是因為桃金娘吃多了會造成上廁所困難,才讓人對它有如此深刻的印象。至今在許多上了年紀的農村人眼裡,貪吃桃金娘的體驗還是一種美好的童年記憶呢。

在過去那農村缺乏零食的年代,桃金娘同八月瓜、拐棗、酸棗等野果子就是農村娃最好的零食。那時候農村孩子嘴饞了就會跑山裡去摘一些,這些野果子不僅是免費而且還好吃呢。不過大家對于桃金娘的認識卻僅限于此,或者說沒有再多了。

山裡一種“小酒杯”,農村娃摘來當零食,殊不知有人種植緻富

實際上桃金娘除了果子能當零食當野果子吃之外,它渾身都能當藥用。據《福建中草藥》說桃金娘鮮根可以“治胃氣痛”。其中清朝康熙年間的《花鏡》書中指出“金絲桃一名桃金娘。八九月實熟,青绀若牛乳狀,其味甘,可入藥用。”這就指出了桃金娘可以用藥,味甘。

山裡一種“小酒杯”,農村娃摘來當零食,殊不知有人種植緻富

可見桃金娘不僅僅隻是一種可口的野果子,全株還有一定藥用價值,十分珍貴。近年來在經濟市場上,桃金娘又展現出一種社會價值,盆栽花卉觀賞價值。據筆者了解在福建漳州南靖地區,就有大規模專門種植桃金娘,以花卉方式栽培流通花卉市場。當地農民在2017年時依靠種植上萬株桃金娘盆栽,一年實作了2萬多的收益,帶動了當地新興植物栽培的産業發展。

山裡一種“小酒杯”,農村娃摘來當零食,殊不知有人種植緻富

不知你們當地有沒有人種植桃金娘呢?你們小時候采摘過桃金娘嗎?現在還記得不?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