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甘比亞農業部長感謝中國助力糧食自給:我們是一家人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甘比亞和中國是一家人!”

盡管跟中國複交隻有5年的時間,但西非小國甘比亞已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誠意。交通、糧食、抗疫,來自中國的技術和援助幫助甘比亞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也讓甘比亞農業部長法布瑞發出了“岡中一家人”的感慨。

中國助力甘比亞糧食自給

據甘比亞主流媒體《觀點報》6月28日報道,在當天的“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招待會”上,我駐岡大使馬建春表示,中國的農業專家正在幫助甘比亞人改良水稻品種、提高農業技術、培養農業人才,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他們在薩普示範區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薩普示範區是中國對甘比亞的農業技術援助項目,耗資420萬美元。在那裡中國專家引進了本國的雜交水稻、農業機械、除草劑等物資,有了這些中國産品,一家原先沿用甘比亞最傳統的種植技術的農場成功把每公頃收獲的稻米從2.5噸提高到了10噸。

甘比亞農業部長感謝中國助力糧食自給:我們是一家人

援助甘比亞水稻專家杜應超駕駛收割機收割雜交水稻 圖檔來源:大公報

本月23日,甘比亞農業部長法布瑞還向中國政府的援助緻敬。她說,甘比亞正在努力實作糧食自給自足,中國農業專家的到來是個很大的助力。

這當中,雜交水稻的引進功不可沒。法布瑞表示,雜交水稻将促進甘比亞的水稻生産。現在,他們打算擴大種植面積,不然還是沒辦法實作糧食的自給自足。法布瑞指出,有必要推廣這項技術,讓全國各地的農民都能從中受益。

除草劑也是一大利器。法布瑞稱雜草曾經是阻礙甘比亞水稻生産的一大麻煩,但是随着中國專家們引入了除草劑,這個問題将成為曆史。

中國駐甘比亞大使馬建春表示,中國和甘比亞一樣,60年前也面臨糧食自給的挑戰,但中國成功克服了。現在,中國願意并願意向甘比亞等國提供适當的農業技術,幫助他們消除貧困。援岡中國專家杜應超此前接受采訪時就表示:“從甘比亞老百姓期盼的眼神中感覺到我對工作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法布瑞對中方的支援表示感謝。她說:“甘比亞和中國是一家人(Gambia-China we are one family)”。

甘比亞農業部長感謝中國助力糧食自給:我們是一家人

2020年12月18日, 馬建春大使出席中岡農業技術合作項目水稻及種子移交儀式 圖自中國大使館

中岡關系複交以來發展迅速

西非小國甘比亞在2016年之前還是台灣地區的“邦交國”,但在複交之後,中岡關系進展迅速。目前,中國已經是甘比亞最大的貿易夥伴,2020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到5.66億美元。

甘比亞農業部長感謝中國助力糧食自給:我們是一家人

甘比亞 位置

基建是農業之外兩國的另一大合作領域,位于上河區的巴塞大橋是現任總統巴羅執政以來中岡達成的首個重大合作項目和雙邊合作史上的首個道路基礎設施項目。由于甘比亞全境被甘比亞河貫穿且缺乏相連的橋梁,該工程對岡意義重大。

總統巴羅曾表示:“在我的五年任期内,即使這是我唯一的項目,我認為我們已經在讓甘比亞人民感到自豪這一方面做了足夠的工作……我們不會忘記中國人們的慷慨,再次代表甘比亞人民感謝你們的支援。那些以前懷疑我們的人今天不會再懷疑我們了,這不是夢想,這一切已成現實。”

甘比亞農業部長感謝中國助力糧食自給:我們是一家人

大橋施工圖 視訊截圖

今年3月17日,我駐甘比亞大使馬建春在岡主流媒體發表題為《願中岡友誼之樹常青》的署名文章,稱複交5年來,中岡政治互信達到新高度。岡方在多邊場合多次表示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中岡雙邊關系全面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不斷夯實。

事實證明,兩國上司人從戰略和曆史的高度作出恢複外交關系的英明決定,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非人民團結合作的共同意願。

正如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聯合國安理會公開辯論會上所說,“中國是非洲國家的好兄弟、好朋友、好夥伴。隻要是對非洲國家有利的事情,中國從不會缺席。隻要是對非洲人民有益的工作,中國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讓我們高舉支援非洲發展的旗幟,破除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為非洲開創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