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毅與布林肯羅馬會晤,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充分反映中美關系

10月31日,在二十國集團上司人第十六次峰會期間,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羅馬舉行會晤,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據報道,這是王毅與布林肯第二次面對面會談,也是兩人自今年3月中美阿拉斯加會談後首次見面。王毅與布林肯的本次會晤,有三個細節值得重點關注,能夠充分反應當下的中美關系。

王毅與布林肯羅馬會晤,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充分反映中美關系

第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就是會晤的地點。根據媒體報道,此次會晤的地點是在中國代表團駐地,布林肯一行人在抵達會晤地點的時候,是通過側門進入。将會晤地點定在中國代表團駐地,有一種比較大的可能性,那就是美方主動與中方聯系,尋求在羅馬舉行會晤。既然美方主動找上門來,中方不好拒絕,便将地點放在了中方代表團駐地,更能掌握主動性。

此前,美國媒體曾報道稱,拜登希望能在G20峰會期間與中國上司人會晤。今年9月10日,拜登曾緻電中國上司人。這次通話結束後,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瑞士蘇黎世會晤,讨論了中美上司人年底視訊會晤的可能性。在中美上司人會晤一事上,美方明顯更加積極,是以王毅與布林肯的會晤,不排除讨論了此事。這也反映出,當下的中美關系,中方掌握着主動權。

王毅與布林肯羅馬會晤,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充分反映中美關系

第二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就是王毅與布林肯并沒有碰肘。現場的視訊顯示,王毅外長在會議室等待布林肯,當布林肯進入會場之後,王毅告知對方合影的地方。不過,在合影之前,王毅并沒有與布林肯碰肘,而且離得很遠。待合影結束之後,王毅告知布林肯落座的地方。

王毅外長此次參加G20峰會期間,與多位政要會晤,包括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阿根廷外長菲耶羅、法國外長勒德裡昂、墨西哥外長埃布拉德、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等人,在于與他們會談的時候,王毅外長都會與他們碰肘。但是這次中美會晤,王毅與布林肯并沒有碰肘,合影時相隔很遠,就充分說明中美關系目前确實很困難。

王毅與布林肯羅馬會晤,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充分反映中美關系

第三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就是王毅與布林肯會談的時間。據報道,王毅與布林肯隻談了50分鐘左右。視訊顯示,會談結束後,王毅與布林肯告别。走出會場的布林肯,看起來情緒明顯不佳。首先,50分鐘的會談時間,說明雙方的會談并沒有過多的内容,聊得并不深入;其次,布林肯情緒不佳,說明并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标。

在這次中美會晤之前,美國方面在台灣問題上大做文章,布林肯本人發表聲明,聲稱“支援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系統”,引起了軒然大波。當地時間10月29日,王毅外長對此進行了回應,他強調,一個中國的曆史和法理事實不容挑戰,14億中國人民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程序不可阻擋。王毅還警告,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必将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

王毅與布林肯羅馬會晤,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充分反映中美關系

可以說,美國方面給這次會晤制造了不小的障礙,或許布林肯是想挑戰一下高難度吧。不過,今時不同往日,美國已經沒有任何資本“從實力地位出發”,不管他們是否接受,這就是不可改變的事實。如果美方還想有下次中美高層會晤,并且想談出結果來,那就必須要擺正自己的姿态,不要老想着以勢壓人,不要總是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