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高山鎮位于西和縣東南部,距離縣城41公裡,地勢平緩,氣候溫潤,東南接成縣、武都區、康縣,西與大橋鎮毗鄰。面對目前新一輪疫情防控的複雜形勢,如何保障轄區内3833戶群衆的健康安全,守好西和南大門,是對鎮黨委政府的嚴峻考驗。

記者 趙君蘭:這裡是西高山鎮西武大橋疫情檢測點,這裡連通着成縣、武都、康縣,是一個交通要道,隻有把好每一個關口,做好每一次檢測,才能夠真正的把疫情拒之門外,讓群衆放心。
疫情襲來,鎮黨委第一時間向各村黨支部和廣大黨員發出疫情防控“動員令”,通過采取“黨員站出來、黨徽亮起來、黨旗飄起來”的方式,共築疫情聯防聯控的強大免疫屏障。西高山鎮各級黨組織聞令而動,通過層層壓實責任,強化組織上司,及時廣泛宣傳,全鎮廣大黨員幹部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和示範引領作用,堅決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站在戰“疫”的最前沿,始終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劉河村黨員劉東紅就是其中的一員,在接到指令的那一刻他毅然決定加入抗疫的隊伍。
西高山鎮劉河村村委會副主任 劉東紅:我是一名老黨員,是14年的黨員,也是一名村幹部,應該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在村上大力宣傳疫情防控工作。勸導外出務勞工員暫時盡量不要傳回,走村入戶宣傳勸導村民不要聚集,不要聚餐,各自在家做好居家防控。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各村黨支部通過建構“支部+網格”的管理模式,把支部建在網格上、把黨員幹部充實到抗疫先鋒隊伍中,充分調動轄區内各種資源和力量,嚴格落實鎮、村、社三級網格管控工作機制,及時對從中高風險地區來鄉返鄉人員開展全面排查、監測和登記,并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做到應排盡排、應管盡管、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建立了無縫化高效、務實的疫情防控責任落實體系,堅決守住轄區“零疫情”這條底線。
西高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胡俨:我鎮在19個村級監測點和4個縣鄉過境監測點,均成立了以黨員先鋒隊為主的監測管控隊伍,全力做好各村組出入口的“六碼聯查”、人車同查、車輛消毒等工作,堅決守住疫情防控的“家門口”。23支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的384名黨員沖鋒一線,全鎮累計開展政策宣傳及巡查320餘次,張貼橫幅智語800餘條,轉發宣傳各類防控資訊4400餘條,監測排查通行人員4855人次,協助醫療人員核酸檢測47人,均為陰性。
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西高山鎮衆多黨員幹部奮戰在一線,與此同時,各行各業的黨員也跻身抗疫隊伍,踐行着一名黨員的責任和擔當。西和縣警察局交警大隊石峽中隊的強長江,今年33歲,他也在西武大橋的疫情檢測點值守,年幼的兩個孩子隻有留給做教師的夫妻照顧,已經8天沒有回過家的他隻有在休息的時候給家裡人發視訊,安慰家人不要牽挂,舍小家保大家,無怨無悔踐行入黨誓言。
西和縣警察局交警大隊石峽中隊負責人 強長江:疫情就是指令,防控就是責任。我作為一名黨員,疫情目前,我們更應該沖鋒在前,石峽中隊聞令而動,即刻抽調精幹警力6名,警車一輛,奔赴西武大橋疫情防控點,值守西和縣的南大門。自該點設立以來掃碼登記過往車輛 97 輛,人員404人,對返西人員嚴格核實通行碼和核酸證明,為西和的防疫工作築起一道熒綠色的屏障。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全體黨員幹部堅持以戰時狀态,戰時紀律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的防控措施,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帶頭履職盡責、帶頭落實防控措施、帶頭宣傳防疫政策,共産黨員的品質在防疫的前沿熠熠生輝。“共産黨員”的稱号,讓更多的群衆看到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危難關頭,人心正在向黨凝聚。
西高山鎮黨委副書記 、鎮長 胡俨:全體“參戰”的黨員幹部,積極佩戴黨徽,主動亮明身份,在各監測點上升起黨旗,哪裡有急難險阻,哪裡就有黨的組織,進一步提振了黨群齊心,幹群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決心和士氣,用我們實際行動讓黨旗更加鮮豔。
(報道:趙君蘭 呂宏 梁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