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名臣陶澍的妻子,真的是女方用婢女代替的嗎

作者:張生全精彩曆史

在清人梁恭辰所著的《北東園筆錄》中,講述了清朝名臣陶澍,因為考試不中,女方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把一個婢女假充女兒嫁過去的故事。那麼,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

清代名臣陶澍的妻子,真的是女方用婢女代替的嗎

(陶澍雕像)

我們先來看看事情的經過。

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他的父親陶必铨很有才華,是當時名氣很盛的詩人,學者,然而卻在科舉考試中屢考不中,再加上他又喜藏書,不懂得經營,是以生活每況愈下,到陶澍出生的時候,已經十分貧寒了。

受陶必铨影響,陶澍自幼好讀,再加上他很有天賦,年紀輕輕便攢了一肚子學問。

陶必铨很看重陶澍,早早托了媒人為他定下一樁好婚事。

女方姓黃,家境富裕,人也生得俊俏。之是以黃父願意把女兒嫁給陶澍,完全是看上了陶澍的才華,認為他将來一定能入仕為官。于是和陶必铨約定,把婚期定在鄉試過後。

沒想到,陶澍竟然名落孫山。黃父便犯了嘀咕,疑心陶澍會和陶必铨一樣,就算有才華,一輩子也隻能做個貧困潦倒的書生。

正在此時,城裡的錢姓富戶,帶着重金找到了黃父。原來他喪妻不久,聽聞黃氏美貌,于是想将她娶為繼室。

黃父頗為猶豫,便告訴黃氏,讓她自己做主。

黃氏本就不願意下嫁陶澍,聽說後自然願意。但是婚期将近,如果突然悔婚,勢必名譽受損,說不準還會吃上官司,黃父是以頗為煩惱。

黃氏認為陶澍不曾見過她,何不讓婢女替她出嫁。黃父覺得有些道理,于是到了婚期,便将從小就陪黃氏長大的婢女,冒充黃氏嫁給了陶澍。

清代名臣陶澍的妻子,真的是女方用婢女代替的嗎

(婢女出嫁,圖取其意)

婚後,婢女一方面嚴守秘密,一方面又承擔了家事,讓陶澍專心應考。

在婢女的鼓勵下,陶澍非常發奮,愈發苦學,在科舉考試的道路上亦是過關斬将,最終在23歲那年實作了夢想,成為安化縣第一個進士。

随後,陶澍入仕為官。

在從政的幾十年中,陶澍為官正直,恪盡職守,在吏治改革等工作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同時他又勤恤愛民,在地方上政績突出,是以屢得重任。

道光繼位後,身為先帝重臣的他,依然很受器重,不久便被擢升為安徽巡撫,随後又被調任江蘇巡撫。到道光十年時,由于他政績斐然,道光提拔他擔任兩江總督的重職,加封太子少保。

妻以夫貴,那位冒充黃氏嫁給陶澍的婢女也跟着身份顯貴,被朝廷封為一品诰命夫人。

婢女雖貴為命婦,但畢竟惴惴不安,于是最終還是把真相告訴了陶澍。

陶澍得知後,頗為訝異。不過想到婢女陪伴他多年,且當年若不是婢女百般鼓勵,自己又如何能有今天。是以他原諒了婢女冒名頂替的罪過,依然對她如常。

清代名臣陶澍的妻子,真的是女方用婢女代替的嗎

(被掃地出門的黃氏,圖取其意)

後來,陶必铨病逝後,陶澍回鄉丁憂。得知黃氏嫁給錢姓富戶幾年後,由于錢姓富戶仗勢欺人強占别人田地,結果引發械鬥,在混戰中被對方失手打死。

錢姓富戶被打死後,其族人為了剝奪錢姓富戶的家産,于是百般欺淩黃氏,最後還把她趕出了家門。

陶澍聽說後,感歎不已,于是讓人給黃氏送去50兩金子,讓她補貼家用。

黃氏抱着金子,想到當初一念之間,命運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由得悔恨不已,于是啼哭了大半夜才睡去。

次日,黃氏起床,發現放在枕邊的金子不翼而飛,頓時又氣又惱,最後悲從心來,萬念俱灰,竟自缢而亡。

當然了,這個故事隻是出現在《北東園筆錄》中,正史上并沒有記載。正史上的陶澍,娶的妻子叫做黃德芳。也就是說,本來娶的妻子就是黃氏之女,根本沒有掉包替換這樣的事情。

這件事是不是真實的,現在似乎已經不可考。不過,從《北東園筆錄》所記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調性,以及黃氏改嫁給“錢”姓來看,顯然,附會上去的可能性比較大。很有可能是那種落第文人附會的文章,最終給梁恭辰收入他的筆錄中。再說了,女方也是陶家當地人,嫁人那得是“驚天動地”,女方要是嫁出去了,陶家哪有不知道的?是以内容似乎并不可信。

(參考史料:《北東園筆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