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永端 劉玉凡 尹彥鑫 劉文
“我是(說)山東人民都不說話的嗎?塞到我手裡轉身就走了。然後想,咋這态度呢?我熱愛的大青島,我怎麼那麼愛山東人民呢!”
通過抖音發這段視訊,是一名中秋假日自北京來青島的遊客,她的切身經曆讓青島這座城市的“溫暖”再上熱搜。
9月24日上午,記者獨家連線視訊的釋出者——北京遊客王岩。王岩說,在青島經曆的一幕幕讓她和家人至今仍沉浸在暖流中。“憋不住了,我就把這些外人不知道的故事通過抖音,發了出來。”王岩笑說,“想不到火了,是我沒想到的。”
“青島人說最猛的話,做最暖心的事,好暖心!”王岩說。

<h4>北京娃要來青踩沙灘</h4>
來青島旅遊,做珠寶生意的王岩這是第二次。
“孩子已經上國小了。”王岩說,兒子今年7歲半,中秋節前,本打算去其他省份遊玩,結果孩子說喜歡看大海,也喜歡沙灘,于是她和老公商量,就到離北京相對近的地方——青島。
“青島有大海,有一望無際的沙灘。”王岩說,早些年她曾到過青島,關于青島,她腦海裡有很多鏡頭,但随着年份的久遠,已經模糊了,這次兒子既然要求到一個有大海有沙灘的地方,老公也願意前來,于是一家三口就決定了行程。
早在9月18日之前,王岩的老公購買了北京到青島的高鐵車票。因為即将見到大海,在來的路上,最高興的就是兒子。
“下午,我們一家三口出了青島火車站,一股海風迎面撲來。”王岩說,“這種感覺是久違了的,空氣很清新,衛生很幹淨,眼前耳目一新。滿眼都是風景,不光是兒子,我和老公也瞬間心情愉悅了幾分。”
“因為我之前來過青島,棧橋一定是打卡地。”王岩說,“我知道棧橋離火車站很近,過了馬路就是。”
棧橋就在不遠處,大海就在身邊。王岩和兒子站在海邊,目視着眼前大海陣陣翻滾的海浪,成群結隊低翔的海鷗,還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以及在附近随着曼妙音樂起舞的老人們。
“這些畫面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尤其是兒子,他好開心,沒有比這些更開心的了。”王岩說,他們一家三口就這樣漫步在棧橋上,空氣清新、滿眼風景。他們還看到,一些遊客在沙灘上提着小桶挖蛤蜊、逮小魚、捉螃蟹。
王岩夫婦陪着孩子跳躍在被海水侵襲着的礁石上。直到夕陽西下,陽光灑在海面上,他們才開始準備找一個地方住下,要在未來的幾天裡,讓孩子好好感受大海與沙灘。
<h4>感動發生在上車一瞬間</h4>
王岩的老公除了欣賞風景,不忘打理一家人的食宿。他站在棧橋上,利用手機搜尋青島市區的沙灘,以及沙灘就近的酒店。
若論海水浴場與沙灘規模,幾乎所有遊客會将目光和地點聚焦在崂山區的石老人海水浴場。石老人海水浴場因東端海中巨石“石老人”得名,是青島市“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的一部分,也是集度假、觀光旅遊、海上運動、沙灘運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海灘。
對于王岩,第一次來青島時,她就曾踏足過這個海水浴場。能夠帶老公與孩子再次感受石老人海水浴場的惬意,“心情相當愉悅”。
是以,王岩的老公在浴場旁邊找到了一家相當不錯的民宿——海聚家。
同樣,依靠手機上的電子地圖,他們獲知了棧橋離石老人海水浴場、民宿的距離以及趕到那裡需要乘坐的公共汽車。
夜幕即将降臨時,一家三口從棧橋附近乘上了前往海聚家民宿的公共汽車。
“感動發生在一瞬間。”王岩說,他們一家三口急匆匆趕到公交站點乘車時,公共汽車已經起步了,或許是公共汽車司機從後視鏡裡看到了拽着孩子小跑的這家人,起步的公共汽車又突然停下了。“車門呼啦一下打開了。”王岩說,“這一瞬間似乎不敢相信。”
就這樣,他們一家三口喘着粗氣上了公共汽車,此時,司機還提醒他們一家站穩,扶好孩子。
暖流開始在王岩身上湧動。
公共汽車沿着海岸線徐徐開往目的地,當公共汽車在香港東路的海爾路站停穩時,一家三口下了車,行走在閃爍的霓虹中。不多時,住進了海聚家。青島的夜伴着海風,很涼爽。在民宿,他們打開窗戶,甚至能聽到嘩嘩的海濤聲。
<h4>鏟子和小桶孩子免費玩</h4>
大人愛下海,孩子愛沙灘。
在民宿吃了來青島之後的第一頓早餐,他們就迎着朝陽和海風向着石老人海水浴場出發了。
對孩子而言,在沙灘上玩最需要的是鏟子、小桶等工具,他會帶着這些小工具在沙灘上任意發揮。
“當時我們準備為孩子出門購買鏟子和小桶。”王岩說,孩子發現民宿的大廳裡擺放着一些小鏟子和小桶,而她告訴孩子會去外面買,沒想到這話被店老闆聽到了。
“當時店老闆就讓孩子帶着小鏟子和小桶去玩,免費玩。”王岩說,“店老闆還說,玩完了将小鏟子和小桶放回原地就可以。”
“好暖心呐,真的好暖心!”接受采訪時,王岩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動,“這種事在外地旅遊時沒有遇到過,盡管是一樁小事情,着實讓人暖心。”
網友留言分享此前在青島、在山東的經曆。
在石老人海水浴場,王岩一家三口赤腳踩在柔軟的沙灘上,孩子跑累了就拿着小鏟子蹲在沙灘上挖沙,用沙子堆積成心目中的城堡。
海風中的一家三口就這樣在沙灘上玩了整整一天,連中午飯也是在沙灘上買了吃的。“這樣的場景在内地城市是難以找到的。”王岩說,“青島這座風景優美的城市真的很好,讓人流連忘返。”
“勞累”了一天的一家三口帶着小鏟子和小桶回到民宿,前台老闆見到後又說:“放那裡吧,随便放那裡就好,這些都是供孩子們免費玩的。”
<h4>“買滑闆”秒變“借滑闆”</h4>
這次離開北京出遊青島,一家三口的重點目标就是沙灘。“孩子不想離開沙灘。”王岩笑說,“我們就帶着孩子在沙灘上玩個夠。”
石老人海水浴場不光有沙灘,還有孩子的遊樂場,遊樂場裡有一個小型滑闆場地,可供青少年自帶滑闆來練習。
王岩的兒子也想玩滑闆,看着眼前的孩子們在玩滑闆,他對爸爸表示:“我也想玩滑闆。”
王岩的老公跟孩子交流,認為他沒學過滑闆,就不要玩了。這話恰巧被旁邊的一個高中生聽到了,當場就表示可以教孩子玩滑闆。孩子聽到這話樂了,在大哥哥的言傳身教下學起了滑滑闆。
王岩說,孩子自從接過滑闆,一直玩到夕陽西下,才将滑闆交還大哥哥。對于滑闆帶來的快樂,直到晚上傳回民宿,仍沒有忘記,要求給他買一個滑闆,友善這幾天在遊樂場玩。
石老人海水浴場景區的輪滑場地。
“當時我在想,若購買了新滑闆,帶回北京的話,中途很麻煩。”于是,王岩通過一個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尋找就近的賣家,準備買個舊的臨時應付一下。通過軟體,她發現有青島市民正出售孩子玩過的一個舊滑闆。
王岩告訴記者,她在網上與賣家談好價格,正準備付款時,無意中聊起她是來青島的遊客,是以傳回北京前會将這個舊滑闆送給民宿。
哪知賣家秒回:“算了,這個舊滑闆就讓孩子玩兩天,玩完送回來就行。”
當夜,王岩通過閃送很快從市北區的一戶居民家取來了滑闆。滑闆就這樣在孩子的手裡玩了兩天,在傳回北京前,王岩又通過閃送将滑闆送了回去。
“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麼熱心腸地送孩子滑闆。”王岩說,“對于我們這一家來自千裡之外的異地人,怎能不感動?”
<h4>說最猛的話做最暖心的事</h4>
阿珠又分享了一個視訊講述後續故事。
來青島就不能不品品青島啤酒。“白天帶孩子遊玩,中午顧不上喝啤酒。”王岩笑說,“那天晚上,和老公突發奇想,在民宿的房間裡喝點鮮啤。”
天色已晚,勞累了一天的王岩和老公不想出門,于是打開手機軟體,利用軟體購買青島鮮啤。
訂單發出20多分鐘,快遞員就把鮮啤送到了民宿。“啤酒是用專門的塑膠袋裝着的,塑膠袋上還有一個蓋子。”王岩說,“我到房間後,發現那個塑膠蓋子擰得不是很緊,稍稍有松動。”
看到這種情況後,她就在網上給啤酒商家留言:要是啤酒的塑膠蓋子再擰緊一些就好了。
就是這樣一句随口叮囑,卻引起了商家的關注。讓王岩想不到的是,當時商家竟然回複她“可以退錢”。
“其實這件不足挂齒的小事我就是随口一說,沒有半點埋怨商家的意思。”王岩說,“商家說完,真就将錢退了回來。”
“啤酒費加快遞費,大約總共80多元。”王岩說。
看着退回來的費用,王岩一時不知如何是好,趕忙問商家如何将啤酒退回去,商家卻表示:“不用退了,喝了吧。”
“那些啤酒,那個夜晚,我和老公就這麼喝了,品了。”王岩笑說,“真的感覺很新鮮,好新鮮,從沒喝過這麼新鮮的啤酒。”
更讓她一家感動的是,晚上孩子餓了,王岩給民宿前台打電話,想給孩子買牛奶喝,前台一個小夥子接電話後卻嗡聲嗡氣地說沒有,然後就幹脆利落地把電話撂了。
但沒過幾分鐘,店家就來敲門,塞給她一大桶牛奶後轉身就走。原來小夥對餐廳那塊不熟悉,店家親自去餐廳取來了1L裝的大桶牛奶給送來了。“青島人太豪邁了吧?而且顯得特别可愛。”
王岩表示,“青島人,說最猛的話,做最暖心的事,好暖心!”
9月21日,王岩一家三口乘高鐵傳回北京。回京後的數天裡,他們時常回味在青島遇到的一幕幕暖心事。“憋不住了,我就把這些外人不知道的親身經曆通過抖音發了出來。”王岩笑說,“想不到火了,是我沒想到的。”
<h4>相關閱讀:</h4>
半島聚焦丨北京遊客來青旅遊,三件小事感動了她:對你的好都是用行動,而不是語言
(大衆日報·半島都市報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