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作者:電影人程青松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聽說桐島要退部》

(2012,日本)

導演:吉田大八

編劇:喜安浩平、吉田大八、朝井遼

演員:神木隆之介、橋本愛、大後壽壽花、東出昌大、山本美月

獲2013年第36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日下部元孝)、最佳新人獎(橋本愛)

2012年《電影旬報》十佳影片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故事:

日本某高中社團的安靜,在一個星期五之後,被徹底打亂了,一股不安的氣氛籠罩在學生中間。聽說排球部的桐島退出了體育部,并且桐島本人也聯系不上了,桐島的突然失蹤引起了同學們的騷動。排球部因為桐島的離去,輸掉了比賽,這讓整隊的隊員都很沮喪;桐島的女友梨紗也因為其消失,而顯得悲傷;桐島的密友菊池宏樹等也很詫異這件事。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大家都在奮力尋找桐島的蹤迹,人心惶惶。而本來與桐島消失無關的電影部部長前田涼也,以及管樂部部長澤島雅矢,也陰差陽錯地卷入了這場尋找之中,前田涼也默默而平庸地經營着自己偉大的電影事業,澤島雅矢則是靜靜地深藏着對菊池宏樹的愛慕之心。桐島的消失,像一起化學反應一樣,打亂了原本穩固的學生等級結構。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影評:

在《聽說桐島要退部》之前,吉田大八隻拍過三部作品,《秀你悲傷的愛》、《凱比奧大佐》和《常開野玫瑰》,都以其冰冷的詩意風格讓人側目,一向執着于成人世界書寫的吉田,在《聽說桐島要退部》中,将鏡頭轉向了青年群體,但依然延承了客觀、節制、隐忍的影像風格。陰冷的光影,陳舊斑駁的場景,自然流暢的表演,以及幾乎無配樂的環境音,共同營構一種暗流湧動的死寂感。吉田大八将成人世界的規則和秩序,應用到了學校這樣的象牙塔裡,這是一部另類的青春片,換言之,是一部披着青春片“僞裝”的成人片,吉田大八頗具野心地宣布了“青春類型片”的死亡。學校變成了成人社會的縮影,任何一個利益鍊條的斷裂,都能引起穩固的金字塔般等級結構的垮塌,是以,影片中青年學生的焦慮與虛無,成為了成人社會末日情結的最恰當的象征。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聽說桐島要退部》描摹了一組青春的群像,通過轉換視角,打亂時序,以及多線索叙事,逼近狀态各異的青年人的外部生活和内心世界。這樣的群像電影,能給人一種宏大的視野和崇高感,猶如一種上帝的視角,悲憫和關照衆生的命運。對比中外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楊德昌的《一一》,範斯·格·桑特的《大象》,以及羅伯特·阿爾特曼《納什維爾》,都是通過這種小事件大格局,奠定了影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吉田大八的《聽說桐島要退部》并不是一部效仿之作,影片以一種節制而流暢的叙事節奏、飽滿而各異的人物形象以及平靜而感傷的現實質感,将觀衆徐徐地帶入到那個斑駁的青春時代,切身體會到青春的冰涼與迷茫。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青春的校園裡,被分為兩個群體,一個是以梨紗和菊池宏樹為代表的受歡迎群體,他們處于金字塔的頂端;一個是以前田涼也和澤島雅矢為代表的不受歡迎群體,他們處于金字塔的低端。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受歡迎的群體,具有很強的存在感,校園第一美女梨紗不管走到哪兒,都能引來異性同學的注目。菊池宏樹高大帥氣,既有男性同伴的簇擁,也有來自漂亮小女生的追求。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然而,這樣一個高高在上的群體,卻依附着更高者桐島,當某一天桐島失蹤了,他們的存在感也驟然消失了;另外,不受歡迎的群體,則毫無存在感,他們默默地忍受着自己的工作,在崩潰的邊緣。電影部部長前田涼也的新劇本,得不到老師的支援,學生也不配合他們的拍攝。澤島雅矢痛苦地暗戀着宏樹,因為自卑而不敢表露内心,當自己的愛情破碎的時候,她化悲痛為力量激情演奏。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這些人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當他們徹底絕望的時候,他們會意淫出、創造出最美的藝術。敏銳的吉田大八,将學校作為人性的實驗室,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影片的焦點人物桐島,從始至終,從未出現過,我們猶如等待戈多一樣,等待着桐島,可是,桐島注定不會來。《聽說桐島要退部》是一出荒誕劇,每個角色都在尋找桐島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其實,正如桐島不會來一樣,我們所依賴的主體性和安全感,也是虛無的。

用影像攪拌出最激烈的青春化學反應

或許,桐島從未存在過,但是,我堅信,前田涼也就是桐島,所有人都是桐島。因為從他們的卑微和迷茫中上,我們能夠發現存活的希望。

作者:李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