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作者:熊貓音樂站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 (1/10)

1905電影網訊由黃建新監制兼導演,鄭大聖聯合導演的《1921》将于7月1日正式公映,目前于6月25日至6月27日在全國開啟了點映,預售亦已全面開啟。6月26日,“向陽而生,向光而行——星火彙聚之旅”《1921》全國路演武漢站,監制及導演黃建新、制片人任甯,攜演員王仁君、劉家祎、朱一龍、史彭元來到武漢大學與觀衆們交流分享。武漢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徐業勤,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何文正莅臨現場。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電影《1921》主創與武漢大學觀影師生合影

觀影過程中,全場數度鼓掌經久不停,映後合唱《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點燃現場氣氛,一展“赤都”對先輩的敬仰和熱忱。在這個誕生過無數感人的抗疫故事的“英雄之城”,主創們現場緻敬曾參與過雷神山醫院ICU籌建工作,和堅守抗疫一線75天的醫護英雄們。之後主創們來到湖北省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晚會,唱響使命傳承。

《1921》自25日開啟點映以來,收獲了觀衆真情實感的好評,獲贊“全程含淚看完”、“震撼激動”、“代入感很真實”、“人物生動鮮活”……影片聚焦“一大會議”召開前後的故事,描摹一群平均年齡28歲的年輕人,完成建立中國共産黨這一開天辟地壯舉的“心靈源動力”。在曆史真實的基礎上,以2021年的視角來再現1921年的故事,以符合當下年輕人的電影語言,觸動百年前後的共鳴情感。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1921》導演兼監制黃建新

黃建新指導王仁君“去标簽化”诠釋青春熱血

朱一龍懷揣敬畏心研讀史料學習法語

當天,《1921》主創一行人來到武漢大學,與武大學子們進行交流分享。影片末尾,随着大銀幕上一幕幕重制的革命曆史大事件,全場觀衆自發鼓掌,掌聲經久不息,足以見得影片的感染力。随後,武大學子們合唱《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激發了全場觀衆的愛國熱情,整齊有力、澎湃昂揚的歌聲回蕩在禮堂,緻敬百年前同樣年輕的早期共産黨人。

武漢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徐業勤現場緻辭:“去年疫情的時候,大家很熟悉一句話,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中國人。一百年前風雨飄搖的中國,正是因為有年輕的共産黨人挺身而出,才擔當起救亡圖存的重任。剛才我看電影的時候在想,我們不僅是在重溫建黨的艱辛,更是在和一百年前的年輕人對話。站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彙點,回望曆史,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

随後,導演黃建新分享了創作初衷:“除了何叔衡和董必武,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齡隻有23歲,這批年輕人用什麼樣的精神,不到30年就改變了中國?籌備的時候,我們發現腐朽的晚清政府簽訂了一千多條賣國條約,是以中國必須變,是以湧現了這樣一批年輕人。拍這部電影是為了向他們緻敬。”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制片人任甯

制片人任甯分享來到武大的感受:“一大代表中有5位是湖北人,他們自強不息,開天辟地。一百年後,看着大家眼裡青春的光芒,我相信武大學子們在新時代,能延續這樣的精神,讓武漢變得更好,祖國變得更強。”

飾演毛澤東的王仁君,因片中一場奔跑的戲備受現場學子好評。片中,毛澤東被攔在大門外遙望法國人慶祝法國獨立日的煙花,作為中國人竟不能在中國的土地上穿行,倍感屈辱,在上海街頭用奔跑一抒憤懑。這段戲以蒙太奇視角,串聯起毛澤東堅定革命信念的成長之路。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演員王仁君

對此王仁君也分享了表演時的心得:“雖然之前飾演過毛主席,但這次在《1921》中的他是風華正茂、青春熱血的人物形象,導演一再跟我強調,表演不要程式化,要真情實感地進入角色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對于來到武漢大學,他也十分興奮:“片中的李達先生之前是武漢大學的校長,在武大哲學系曾主持過毛澤東思想研究室,是以這次來到武大很有意義。”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演員朱一龍

在片中飾演周恩來的朱一龍,本身便是武漢人,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為诠釋周恩來,滿懷敬畏心所做的功課:“因為飾演的是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周總理,是以盡可能查閱和學習了很多曆史資料,學習了法語和法語版的《國際歌》,都是為了盡可能貼近他。”兩位“00後”演員劉家祎、史彭元也在拍攝過程中收獲了寶貴的成長。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演員劉家祎

劉家祎倍感共鳴:“我和演繹的王盡美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很年輕熱血,共同願望是盡善盡美,但最大的感受是,我認識到了青年演員的責任,應該将百年前先輩不懈拼搏的青年力量,傳遞給更多像我一樣甚至比我還小的人。”史彭元則十分珍惜學習的機會:“能參與這樣的作品,對我來說是學習共産黨艱苦卓絕曆程的一堂生動課程。”

現場學子也積極分享了自己最受觸動的情節:“李達夫婦看着小女孩的時候,内心對未來充滿希望,這樣的細節我特别感動。身為一名共産黨員,感謝各位演員的塑造,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當年的場景。”被問到出演周恩來最大的感受,朱一龍十分謙虛:“很忐忑,黃導不斷給我講述很多他的故事細節,很感謝他。”

主創現場緻敬抗疫英雄 醫護人員感慨動力來自汲取先輩力量

湖北省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晚會《1921》劇組唱響使命傳承

武漢大學映後交流的又一個情緒高潮,來自于抗疫醫護人員代表的上台。項輝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從中南醫院到雷神山醫院,堅守抗疫一線長達75天,他從未考慮過退縮。身為黨員的李朝陽,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曾主動請纓參加雷神山醫院ICU的籌建工作,奮戰抗疫一線60餘天。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1921》主創與武漢抗疫醫護代表合影

李慧琳同樣來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始終堅守一線,救治和護理危重症患者。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務處的祝山惠,在疫情期間積極組建資料團隊,每日工作時長達16小時。田超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助理,曾參與武漢雷神山醫院ICU建設及患者救治工作。他們同樣在現場跟學子們一起觀看了《1921》。

項輝現場分享了堅持抗疫的動力:“武漢是我們自己的城市,我不保衛誰保衛?作為醫護人員,沖在一線,竭盡所能。”這樣的精神,和《1921》中建黨救國的年輕人們如出一轍。而祝山惠看完電影後,感慨肩負責任從來都不容易,但“就像這部電影一樣,大家時時刻刻在給我們希望,用一點點的感謝激勵我們”。制片人任甯現場為抗疫英雄們送上獻花,表達《1921》劇組對2021年同樣令人敬佩的有志青年的緻敬。

學生代表王宇辰也深受觸動:“民不聊生的舊中國和現在國富民強的新中國比起來,好像很遙遠,但《1921》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幫助我們走進那些跟我們一樣大的人,為了民族存亡以身犯險的努力,這一刻我覺得離他們很近。像感謝抗疫英雄們拯救了武漢和中國一樣,我也感謝百年前的‘新青年’們!”

《1921》武漢路演 黃建新攜朱一龍緻敬抗疫英雄

《1921》主創參與錄制湖北省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晚會

随後,主創們還來到了湖北省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晚會的現場,唱響使命傳承。電影《1921》以豐滿細節和充沛情感,再現先輩們風華正茂的“恰同學少年”時,他們秉承“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壯志,懷揣對國家和人民最純粹清澈的愛,抛灑青春熱血甚至犧牲生命,隻為了今天的我們能真正挺直腰杆,吃得起飯、上得起學,為了中華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百年前,“一大”代表中就有董必武、李漢俊、陳潭秋等湖北籍革命先驅努力為國家尋求出路,而今天的武漢在面對危機挑戰時,湧現了無數共産黨人感人至深的抗疫壯舉,無不彰顯了代代傳承的中國精神和民族韌性。

适逢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電影《1921》擔負起了“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新時代文藝作品的使命與責任。在建黨百年之際觀影,是極具儀式感的為黨慶生活動,電影《1921》将于7月1日全國上映,6月25日至6月27日全國點映火熱進行中,預售現已全面開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