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影:以《無雙》的周潤發為例,看香港影史上那些一番主角的榮耀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番位指演員出現在宣傳物料和電影中的排位次序。

一番,則是演員綜合實力的象征。

而實力的構成,是以演員星光、曆史票房、行業年資、獎項和演技實力五個層面而論。

簡單舉例來說,比如2018年電影《無雙》。

故事主線和實際戲份均以郭富城為重,但番位順序則是周潤發一番,郭富城二番。

是以就香港電影來說,攜「雙周一成」曆史成績及資曆而來的周潤發,甚至連雙主戲份都僅此一次。

不是任何一個後輩演員可以淩駕其上的。

港影:以《無雙》的周潤發為例,看香港影史上那些一番主角的榮耀

就香港影史而言。

也通常将一部電影的票房成績與番位第一的演員緊密挂鈎,即便雙雄結構,也以一番為尊。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奪得年冠及破影史紀錄的電影成績。

其他諸如票房破千萬、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的資料則最多算一時紅星,相對而言無關緊要。

而年冠票房次數則是進入香港電影大咖陣營的基本門檻。

若沒有年冠資料,其實都難稱大咖。

當然,近年來随着票房重心轉向内地影市,五億和十億級票房成績也開始成為衡量标準。

是以對于演員來講。

商業票房确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撐。

尤其如果缺乏頭部票房表現,很難被視作電影圈的中堅力量。

以五十年影史為例,略做盤點。

港影:以《無雙》的周潤發為例,看香港影史上那些一番主角的榮耀

七十年代是李小龍和許冠文的時代。

李小龍和許冠文都曾因欲圖掌控電影主動權而被邵氏拒絕,轉而與嘉禾影業一拍即合。

他們二人以七部影片,十年間六次奪得年冠和五次破影史紀錄。

其中李小龍自然最是令人扼腕,剛剛噴薄就戛然而止,堪稱香港電影史上最慘痛的損失,不然香港動作片的蓬勃不需要等到下一個十年才宣告來臨。

而作為第一代笑匠,許冠文的功力也不可低估,他與周星馳的差別在于,經過短暫積累即踏足自編自導領域,并以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入戲,就此而論周星馳則經曆了更長時間的積澱,而其電影在思想性上始終及不上許冠文的深度。

在年代的最末一年,許冠文沒有推出作品,首次嘗試自編自導的成龍拿了自己的第一個年冠。

電影乏善可陳,成龍還處于摸索期。

港影:以《無雙》的周潤發為例,看香港影史上那些一番主角的榮耀

八十年代開始,許冠文急流勇退。

1980年,許氏兄弟照舊沒有推出作品,成龍一部《師弟出馬》再拿年冠,并将票房紀錄首次推過千萬大關。

次年許冠文攜許冠傑、許冠英再次出手,《摩登保镖》大收1776萬,再奪年冠并破紀錄,第二年又拿到香港電影金像獎首屆影帝, 開始減産漸退幕後。

1982年許冠傑開始單飛,與麥嘉搭檔,一連推出三部《最佳拍檔》,三奪年冠軍兩破紀錄,可惜距離三千萬關口一步之遙。

1985年,《夏日福星》一舉沖破三千萬票房關口,大家習慣性把這部電影當作成龍的年冠作品,但若以一番而論,這個成績應該屬于洪金寶。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1986年,《英雄本色》橫空出世。奪取年冠、打破紀錄并開創了警匪新類型電影,也被當作周潤發的經典大作。而同樣道理,論及番位,這份榮耀該歸屬狄龍。

1987年,成龍以《龍兄虎弟》的3546萬票房第三次登頂一番年冠并再破紀錄,但旋即周潤發連下兩城,并攜《八星報喜》以微弱優勢再創新高,票房紀錄達3709萬,年代最末一年則是《賭神》奪冠。

但所有有人都不知道的是,一場持續四年的“票房風暴”将臨。

港影:以《無雙》的周潤發為例,看香港影史上那些一番主角的榮耀

九十年代以一種瞠目結舌的方式開局。

1988年才開始拍電影的周星馳,僅過兩年時間,就在1990年以一部《賭聖》爆發式奪得年冠,并将紀錄推高過四千萬關口,其後再連續三年登頂年冠并兩破紀錄。

1994年,周潤發憑《賭神2》扳回一局,也以微弱優勢打破紀錄,其後遠走好萊塢。

此後成龍發力,連續三年奪得年冠并兩破紀錄,也開始踏足好萊塢。

在1998年,出道九年、資曆尚淺的郭富城憑《風雲之雄霸天下》一舉爆發登頂,打敗雙周一成奪得自己首個一番年冠,算得九十年代影壇的石破天驚。

次年,周星馳以《喜劇之王》不到三千萬的票房拿到年冠。

雙周一成的年代落幕。

群雄并起的時代來臨。

港影:以《無雙》的周潤發為例,看香港影史上那些一番主角的榮耀

兩千年代或是香港電影最衰微的十年。

2000年,出道近二十年的劉德華終于憑《孤男寡女》拿到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年冠,票房3521萬。

次年周星馳大爆發,以《少林足球》将紀錄推高至6073萬,橫掃次年金像獎并奪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三個大獎。

2002年,在一片“救市”聲中出爐的《無間道》以四大影帝陣容,斬獲5505萬票房,但這部電影番位比較難解,次年《無間道3》以3022萬票房再奪年冠。

片方在海報和片頭設定上大搞平衡,第一部海報排名劉德華第一,電影片頭梁朝偉第一,片尾劉德華名字先出,故而通常視作平番。及至第三部,海報上二人交替排名第一,而片頭片尾字幕均是梁朝偉列在第一,是以這個年冠若隻考慮一番,則計算給梁朝偉或更加合适。

2004年,周星馳攜巅峰之作《功夫》,奪得年冠并再破紀錄,票房成績達6127萬,這個紀錄将保持七年,而在七年之後,将首次由非香港電影的華語片雄霸影史最高紀錄五年。

2005年,“過江龍”周傑倫領銜主演的首部電影《頭文字D》登頂年冠,也是這個十年唯一一次中生代的榮耀。

2006年,李連傑終于憑《霍元甲》奪得自己的首個年冠,電影品質不錯但票房普通,僅3020萬。

繼《卧虎藏龍》之後,江志強再次出手推出了《色·戒》,李安執導、梁朝偉和湯唯主演,以4869萬的票房一舉登頂2007年年冠,這也是梁朝偉的個人第三個年冠。

2008年,周星馳帶來轉型之作《長江七号》第三次出手,以5144萬票房輕松奪得年冠。

2009年,十年最弱的年冠出現,《家有喜事2009》,僅得2465萬票房。

又一輪新舊更替開始。

港影:以《無雙》的周潤發為例,看香港影史上那些一番主角的榮耀

一零年代的香港電影略有回暖。

2010年,甄子丹憑《葉問2》的4331萬票房首奪年冠。

次年新紀錄誕生。華語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以6186萬票房超越七年前的《功夫》,登頂香港影史冠軍。

2012年,警匪類型的裡程碑式電影《寒戰》出現,郭富城以4282萬票房奪得自己的個人第二個年冠,電影更橫掃次年金像獎。

2013年,張家輝攜《激戰》奪得自己的第一個年冠,票房達4463萬。

2014年,吳君如帶着《金雞SSS》,以4127萬票房登頂。

接下來是甄子丹第二次票房爆發,《葉問3》以6042萬票房奪取個人第二個年冠,并在内地躍過十億關口。

2016年,《寒戰2》重新整理影史紀錄,以6682萬的成績登頂影史總冠軍,将香港電影華語片冠軍的位置從《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女孩》手裡奪回,也是郭富城的第三個一番年冠,這個紀錄也已經保持五年。

此後四年,分别由《春嬌救志明》的楊千嬅、《棟笃特工》的黃子華、《廉政風雲》的劉青雲及《乜代宗師》的黃子華奪得。

郭富城是雙周一成之後,唯一打破影史紀錄的香港演員。

港影:以《無雙》的周潤發為例,看香港影史上那些一番主角的榮耀

以上年冠和破紀錄資料。

即是香港電影最近五十年影史上。

那些一番主角的榮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