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外網評:中國共産黨何以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評:中國共産黨何以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

參觀者在首都博物館觀看《偉大征程——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特展》。

【編者按】

2021年,中國共産黨迎來百年華誕。100年來,中國共産黨從全國僅有幾十名黨員發展到擁有91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馬克思主義政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迹。從即日起,海外網推出“百年大黨這樣走來”系列評論,在曆史的軌迹中闡釋“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這一國際輿論關注的重要話題。此為一評。

————————————

從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28年。這段偉大曆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曆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作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回顧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中國共産黨之是以能夠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實作“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關鍵在于将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探索出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并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過程中,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

馬克思主義真理點燃夢想

1921年的中國,災難深重、風雨飄搖。自1840年遭受外敵入侵,近代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中國擺脫貧窮落後、赢得國家獨立、民族富強,中國的仁人志士上下求索。然而,從走實業救國路線“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到走下層路線的太平天國運動,從走上層路線的戊戌變法到資産階級革命,都沒有從根本上擺脫中國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亡國滅種的危險。無論技術層面、經濟層面、政治層面的種種嘗試,中國的仁人志士都沒有實作救亡圖存、實作民族複興的民族夢想。

文化層面上的新文化運動随之而來。當時的領軍人物陳獨秀、李大钊、胡适、魯迅等人希望引進“科學和民主”對中國進行新文化啟蒙,達到革故鼎新、變革中國的目标。彼時,馬克思的《共産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尚未出現,馬克思主義隻是與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互助論等思潮雜陳的其中一個理論,并沒有引起中國知識界的特别重視。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也使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俄國革命道路對中國的啟迪意義。1919年“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讓中國有識之士再次認識到,在“救亡”面前,僅僅依靠“德先生和賽先生”的新文化啟蒙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要救亡圖存,中國就必須尋到一個真理,找到一條新路。

在“五四運動”大潮沖擊下,在軍閥統治下的現實面前,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思考改造社會的新的根本方案。在将馬克思主義作為救國真理、社會主義作為圖強道路後,中國早期共産主義知識分子終于在1921年7月成立了中國的共産主義組織——中國共産黨。從那時起,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新民主主義道路定向領航

實作國家獨立、民族複興、人民幸福的曆史重任落在了中國共産黨人身上。中國共産黨也曾犯過将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将俄國城市暴動經驗和共産國際訓示奉為圭臬的錯誤,走過一些彎路。直到1935年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的統治,确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上司地位,在中國革命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從那時起,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開始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走出了一條新民主主義的革命道路。

1948年4月,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地表述了中國共産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隻能是和必須是無産階級上司的,人民大衆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反映了中國革命的基本規律,指明了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上司力量,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基本路線。正是在這一革命總路線指引下,中國共産黨上司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确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作了中國曆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為人民服務宗旨凝聚力量

中國共産黨自建黨之初,就秉持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所強調的,共産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産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隻以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人民,除了人民的共同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是以能夠做到徹底的革命,把一切不符合人民利益的東西完全抛棄掉。這同剝削階級政黨把一黨一集團的利益作為出發點的做法是根本不同的。正因為共産黨人除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他們不懼犧牲奉獻、不懼艱難險阻、不懼開拓創新,隻為中國獨立自由和繁榮富強而奮鬥,人民才會回報以信任和擁護,進而形成反抗舊社會一切反動勢力的“銅牆鐵壁”。

革命目标的實作,不是動動嘴皮子、請請客吃吃飯就能實作的,改變舊制度、建立新中國是要靠流血犧牲、艱辛奮鬥拼搏出來的。100年來,中國共産黨從建黨之初的50多人發展到今天的9100多萬黨員,從建黨肇始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再到改革開放啟航的翻天覆地,世人驚歎100年後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驚天動地的背後,是千百萬為中國獨立自由和繁榮富強而犧牲奉獻的仁人志士。據民政部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中國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的烈士約有2000萬名。由于戰争年代條件有限,許多先烈沒有留下姓名。當人們看到赤旗滿中國的時候,應能回想起《英雄贊歌》所唱頌的:“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

總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共産黨人将這一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并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起新中國,實作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孫應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