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懷柔寶山鎮五彩旱稻迎來收割季

北京懷柔寶山鎮五彩旱稻迎來收割季

日前,經過五個月成長、北京最北的稻田畫終于迎來豐收的時刻。10月28日上午八點半,懷柔寶山鎮的五彩稻田開始收割。

伴随着收割機的“隆隆”聲,稻草整齊倒伏在田中,不一會兒,稻粒就裝滿了糧倉。寶山寺村支部書記劉長明介紹到,寶山鎮現在的農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小米為主。80年代之前,寶山鎮白河、天河兩岸曆來有種水稻的傳統。寶山的水稻由于生産在山區,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單季稻,生長周期長,口感很好,寶山水稻有口皆碑。但是産量低,畝産400-500斤,對于村民來說,也足夠自家食用,素有“寶山小稻”的稱号。水稻由于需要施加農藥會污染河流,再加上河流水位下降,為保護水源、生态環境,響應生态涵養區“退稻還田”,“退麥節水”政策号召,“寶山小稻”逐漸退出了寶山百姓的飯桌。

北京懷柔寶山鎮五彩旱稻迎來收割季

當地村民韓曉亮表示,看見五彩旱稻想起了小時候的記憶。“那時候誰家做米飯,大老遠從院子外都能聞見香味,這種味道已經太久遠了。”活動現場,寶山鎮中心國小趕着五彩旱稻豐收為孩子們上了一節生動的勞動教育課程,六年級全體師生深入田間地頭,進行五彩旱稻收割,活動在《勞動托起中國夢》的歌聲拉開帷幕,組詩《秋的禮贊》把學生帶進的收獲季節裡;耕作的老大爺為學生講解收稻子的方法……活動開始了,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有的割稻子,有的打捆,還有的往出抗,忙的不亦樂乎。通過體驗,讓學生在體驗勞作樂趣的同時,也享受豐收的喜悅,珍惜糧食的可貴,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

北京懷柔寶山鎮五彩旱稻迎來收割季

據介紹,圍繞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寶山鎮今年在全鎮三個村引進了旱稻種植項目470畝,主要有五彩胭脂紅、綠粒沙、血漿米等5個品種的旱稻,尤其今年北京地區降水過多,種植時間比理想晚了20天,本次收獲的五彩旱稻預計可達畝産500斤,看見顆粒飽滿的五彩稻,也為明年繼續推廣種植奠定了信心。接下來,寶山鎮還将帶領更多農戶深度推廣五彩旱稻種植,提升農産品附加值,提高農産品市場競争力。

另據了解,除了旱稻種植外,寶山鎮還生産寶山國光、大扁杏仁、野酸棗、大榛子等農産品。同時發展稻田景觀文化、宿營公園文化、中草藥文化等,努力拓展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武文娟

編輯/張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