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看權延赤寫的《走進周恩來》這本書,屢屢被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感動地淚水漣漣。
書中談到周總理長期超負荷忘我工作,正常情況下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趕上有重大事件需要處理的時候,往往連續幾天幾夜不睡覺。
據機要秘書何樹英同志回憶,他曾多次見總理因勞累過度流鼻血。有一次是在在抗美援朝打得最殘酷的階段,美國飛機狂轟濫炸,給後勤運輸造成極大困難,加上放毒氣,撒細菌,各種卑劣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總理連續工作,三天三夜沒合眼,那天夜裡連續兩次流鼻血。第二次流鼻血時,他斜靠在沙發上,敷了冷毛巾,堵了棉球,血仍然止不住,滲出棉球繼續往下淌。何秘書他們看得又痛又急,再三勸說他去休息,就是勸不動。他堅持要等前線的一個特急電報。
何秘書實在看不下去,叫來衛士一塊把周總理強行架到房間去休息。總理為此大為光火,狠狠地把何秘書罵了一頓:“胡鬧台,你怎麼就想不到要為我們的志願軍戰士負責?”
被痛批的何秘書的淚水忍不住往外湧,這眼淚裡面有委屈,又有對總理的萬分崇敬,更多的則是心疼總理的身體。
總理一直堅持在辦公室,直至收到前方來電,又口述了複電内容,簽發了複電,然後才服藥休息。從此以後,秘書們再也不敢強迫周總理去休息了。
周總理的一生不容許一分一秒有虛度,要求秘書們敢于并善于“見縫插針”向他彙報工作。秘書們根據周總理的辦公習慣,總結出了他的“五個辦公室”,分别是廁所、餐廳、書桌、床頭、祖國基層大地。可以說是随時随地不分場合都在辦公。即便在各地視察工作,他都要求秘書們通過“彙報條”向他彙報工作,這樣就可以分秒必争,随時随地工作。
何秘書跟随總理幾十年,聽到最多的口頭禅就是:“你們不要怕我忙嘛,我不怕忙你們怕什麼?我能忙過來。”
衛士長成元功曾經計算過周總理的工作時間,他一個星期隻休息了13個小時。這是成元功一分一秒計算出來的,從總理上床計時,到起床止,不論是否睡着,累計躺下休息13個小時。總理這一生壽命是78歲,但是如果按工作時間計算,那麼他的壽命絕對超過了120歲。
總理可能并不完美,但他無限接近完美。總理可能不是聖人,但他無限接近聖人。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相比起數十年如一日的超高負荷工作,在戰場上英勇犧牲反倒更容易一些。
周總理的奉獻精神是純粹的,徹底的,毫無保留的,絲毫不追求回報的。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一生一世,至死不渝!真可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他的人生密碼,都寫在“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裡!
當然,周總理的道德标準太高,令普羅大衆望塵莫及。他的行為和思想近乎聖人,真的不适合我們這些凡人。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保持身心健康,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做好本職工作,賺錢養家适當消費,成為經濟循環中的一個份子就是為祖國做貢獻了。國家和平安泰,百姓安居樂業,這難道不正是周總理這老一輩革命家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标嗎?

1957年,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合影。兩人一生不離不棄,為革命事業終生奮鬥,真可謂革命的神仙眷侶
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在現場觀看中國隊和斯裡蘭卡隊的友誼賽。
周恩來在重慶曾家岩50号辦公室閱讀報紙
周恩來總理正在做自創的健身操
周恩來總理及其秘書警衛一塊吃飯
1966年,周恩來總理到邢台慰問地震災區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