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作者:娛姬王大錘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大家還記得國中國文《木蘭辭》中的這段話嗎?

最近看到一段有趣的調侃:想當年木蘭為了替父從軍,又是斷發又是騎馬打仗,一個妙齡少女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才終于掩人耳目,如果是現在這個時代,或許就不需要這麼費勁兒了,一席長發,粉裝紅唇,直接就能“替父選秀”了。

這段話真是太有畫面感了,網友們當時就笑噴了,為什麼網友們要這樣調侃呢?原來事情的起因,正是前幾天中國文聯發起的批判“陰柔”文化倡議書。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文聯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座談會發出倡議書,“陰柔”文化喧嚣一時,畸形審美影響惡劣。中國文聯是帶有官方屬性的機構,官方的點名批判,一下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許多網友感歎: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h1>

“吃桃桃~好涼涼,拉絲的糖糖不甜甜~”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剛剛被某短視訊網站封殺的網紅風小逸,想必大家還記憶猶新吧~當時這條視訊一出,無數網友裂開了,評價道東方不敗都直呼内行,然後反手就是一個舉報,讓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在大家的團結努力下,風小逸因為惡意模仿女性,賣慘賣嗲,傳播不良風氣造成他人不适而被封号。

之後許多網友開始在短視訊平台上惡搞玩梗模仿,同時也掀起了關于“陰柔”問題的讨論,盡管現在是流量小鮮肉的時代,但是大多數人還是無法接受風小逸式的娘娘腔,網絡是包容的,但是為了吸引眼球博出位而刻意做作,惺惺作态就讓人無法接受了。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快中國文聯便發出了批判娘娘腔文化的倡議書,将這個話題推上了熱搜,這屆網友們除了跟風痛批以外,更多的是對于這種現象的剖析、思考,并且辯證的看待這一問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h1>

陰柔文化最初由漂亮國滲透到島國,打造陰柔美的男藝人形象成功受到大衆的追捧,随後逐漸成為日本的主流文化。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很快這種文化傳到了南韓,南韓演藝界再次将形式升華,讓男藝人們變得更加妩媚動人,最終,随着當年的一股“韓流”風,傳入了我們國家。

“韓流”在當時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那一代人開始追求“非主流”風格,之後的十幾年間,柔美形象的熱潮不但沒有散去,反而愈演愈烈。

為了收獲更大的流量和更高的利益,各大經紀公司開始刻意打造陰柔美男藝人,占領各大選秀綜藝,誘導粉絲無腦追捧,輕而易舉的就将粉絲們的審美變成了審醜,打造飯圈文化,追星文化,改變了許多粉絲的消費觀,更是直接影響了許多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而就在整個亞洲掀起娘娘強的熱潮時,歐美國家的頂尖偶像明星形象始終都保持着硬漢形象,如巨石強森,傑森斯坦森,金剛狼休·傑克曼,終結者施瓦辛格等等。

而屬于我們的那些寶藏級硬漢男演員卻被迫褪去了光彩,曾經揮灑汗水換回的榮耀也被幾個愛豆的紅唇一笑搶了風頭,這不僅引起了許多演員的不滿,對于喜愛影視作品的觀衆們更是忍無可忍。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h1>

北京師範大學郭繼承教授是這樣痛批影視業“娘娘腔”傾向的:現在的影視劇給男孩子的導向是什麼?翹着蘭花指,帶着耳釘釘,吐着紅唇唇,抹着紅粉粉,究竟是要把我們中國的男孩子引向何方?當内外敵人來襲,面對千金重擔,這些人能成為民族複興的脊梁嗎?個别的男孩子像女人可以了解,但任何一個演員将整體的男孩子引導向胭脂氣,這是對民族精神的極大的不負責任。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成龍大哥在一檔采訪節目中這樣批判小鮮肉,“幾千人前呼後擁地來到片場,拍完打戲也隻是喘喘氣,受點皮肉傷就哭天喊地,大家還要說你辛苦了,你哪裡辛苦了?”

陳道明老師也曾在采訪中批評“小鮮肉”的嬌氣:“問題不出在他們年輕上,也不出在他們貌美上,是他們沒有一個正确的職業觀”,直言拍戲的辛苦不應該宣揚成一種功勞,而是演員的基本素養,演員是一個職業,“你就是幹這個的!”

外号吳怼怼的吳京對于陰柔小鮮肉的批判是最多的,他講述說,自己在劇組中被從業人員稱贊非常敬業,他問對方為何這樣說時,對方回答因為吳京總是能從早到晚始終跟着劇組大部隊走,吳京頓時滿臉問号,感歎現在許多小鮮肉實在是嬌生慣養啊。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演員黃志忠曾參加了一個綜藝,節目中他和胡軍成為了幾個十八線藝人的導師,原本對于這些小藝人來說,能夠跟這樣一位優秀的演員學習是一件多麼難得的機會啊,肯定是要每天巴巴地跑去虛心求教的。

然而讓觀衆沒想到的是,這些小鮮肉們演技沒學會,耍大牌倒是一流,每天上課都會遲到,直到黃志忠老師終于怒了,質問為什麼會遲到,女同學告訴老師,因為大部分男同學都要花很長時間化妝,吹頭發,做造型。

就為了這個理由,個别男生每天都遲到,甚至快要下課了才來,黃老師那叫一個氣啊,當場扔掉了他們的化妝品,大罵“你們比娘們兒還娘們”,身為導師的胡軍也臉色陰沉的說:“你們的自信就來源于你這張臉嗎?”。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不管是身為演員,歌手,偶像,自信都應該來源于自己的業務能力,自身實力過硬才是對粉絲最好的回報 ,才能成為一個合格偶像,才有資格收獲萬千的寵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h1>

在這次的批判浪潮中,我們也聽到了許多不一樣的聲音,有人認為“娘”是一種氣質,認為批判陰柔文化是一種性别歧視的表現,如果要批判,那麼女漢子文化是不是也應該受到批判呢?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有網友分析這種文化的形成,或許是因為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男性為了拉近與女性的心裡距離導緻的,女漢子文化也是同理。

但是這個觀點很快遭到駁斥,網友認為女孩子文化興起正是因為當代男性的軟弱促進了女性的保護欲,有些男性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性格,導緻女孩子無法依賴男性,逐漸形成了自我保護的女漢子性格。

男性的陰柔性格不僅是因為在當代多元化的發展中,更多的個性可以得到包容和展現,還有許多三觀沒有整形的青少年被刻意打造的娘娘腔風潮所影響,随着大衆流行趨勢而改變。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何炅就曾說過,“娘”不是一個貶義詞,一個男生喜歡織毛衣沒有問題,隻要在自己心中認同自己就可以,我們不該對别人有一種刻闆印象。

是的,個人選擇自己的生活沒有錯,但當成為一名公衆人物時,就有責任去引導正确的價值觀,而片面的追求利益刻意打造“陰柔”人設,是不可取的。

在這場浪潮中,有一位網友的點評受到了很多點贊和複制轉發:“衡量男生的标準,理應将他的品格放在第一位,善良,坦蕩,有擔當,有責任,不斷就進取,給他人給社會帶來積極的力量,而不是拘泥于他的妝容,發色或他是否佩戴首飾”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這段評論非常中肯,有理有據,讓我們不禁思考,其實“陽剛之氣”并不是一個片面的,專屬于男性的形容詞,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女豪傑趙一曼劉胡蘭抛頭顱灑熱血。

所有為了保家衛國鐵骨铮铮的戰士們,無論性别,都以鋼鐵般的意志展現着這種陽剛之氣,它是一種氣質,它是一種精神,某一個普通的個體展現出陰柔的性情并沒有問題,但這種性情不能成為一種文化,不能成為我們民族整體的符号和精神去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娘娘腔必須批判,陽剛之美必須弘揚,居安思危從不會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h1>

“讨厭,人家可是純爺們兒”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這是09年春晚獨幕喜劇《不差錢》中娘娘腔小沈陽的經典台詞,趙本山一上來就叫他“閨女”,小沈陽則扭捏地說“人家可是純爺們兒”。

這一段戲讓觀衆捧腹大笑,也讓小沈陽一夜成名,後來雖然小沈陽在二轉舞台和獨幕喜劇舞台上都多次飾演娘娘腔角色來博觀衆一笑。

但随着他在影視業方面的發展,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小沈陽沒有拘泥于這種形象,反而憑借不斷進步的演技,撕掉了娘娘腔的标簽,擺脫了那個耍寶賣乖的娘娘腔形象,收獲了大衆的認可和喜愛。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曾經那個被用來取樂的娘娘腔形象,如今卻成了許多小鮮肉嘩衆取寵,争奪流量的利器,成為了大衆追捧的文化,不得不說,畸形審美的傳播速度如此之快。

曾經那些盛世美顔的演員,張國榮,尊龍,陳坤都曾很好地诠釋過經典陰柔美男的形象,就連唐國強老師也被稱為第一代小鮮肉,而軍藝校草沙溢因為長相清秀俊美而刻意将自己打造成糙漢,隻為讓更多人關注他的演技而不是外形。

演藝界批判“陰柔”文化,“雌雄莫辨”竟成為美的定義?01.不知不覺,“小鮮肉”,“娘娘腔”已然成為一種風向标02.娘娘腔文化因何而起03.那些年,我們一起聽過的老戲骨痛批小鮮肉04.娘娘腔文化到底該不該批判05.優秀的演員能演好人設,差勁的鮮肉受困與人設

因為他們都想要被稱為演員,這個他們眼中無比神聖的職業,如今卻是一團亂,愛崗敬業本應該是每個行業的基本準則,影視業也不例外,準時成為美德,背詞就要贊揚,這樣的娛樂圈亂象,其實早就應該整改了。

吳京說:我無權評價别人的喜好,但我隻選擇做一個硬漢

我們無權決定他人選擇的生活方式,每一種合理合法的個性都應該被尊重,但所謂文化應該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傳承的精神文化,絕不是軟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