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四條腿的魚嗎?
你聽說過四隻有羽毛的恐龍嗎?
戳視訊打孔中國古代動物博物館!
生物已經進化了數億年
比您知道的更多
視訊加載...
中國是世界上發現恐龍物種數量最多的國家,截至2018年底已發現約300種。中國古代動物博物館從過去100年來收藏的40多萬件标本中,挑選了700多件标本在這裡展出。這裡收集了從5億年前寒武紀到1萬年前的古代動物的化石和石頭标本。

中國古代動物博物館
拉蒂邁:當魚開始向往陸地時
Latimai是4億年前從整個鳍家族遺留下來的"活化石"。在中國古代動物博物館展出的這件Latimai标本完好無損地儲存在一種特殊的防腐劑中。從外觀上看,其最明顯的特征是擁有肉肢型均勻鳍。科學家發現,Latimai的鳍含有骨骼,骨骼結構與四足動物的四肢非常相似。是以,Latimai為魚類從水爬到陸地提供了解剖學上重要的證據。直到今天,他們仍然生活在地球上。
拉蒂邁魚
顧氏小龍:當恐龍學會飛翔時
鳥類從何而來?科學界有一種假設,即鳥類可能是從有羽毛的小恐龍進化而來的,其中一些恐龍不僅會飛,而且有兩對翅膀,代表了這個進化階段。顧氏的小龍化石在中國遼甯省西部地區被發現。在中國古代動物博物館展出的顧氏小龍形标本的模型顯示,它非常小,從頭到尾長約70厘米,其彎曲的爪子使其适合在樹上生活,長長的飛羽覆寫四肢形成兩對翅膀。新的研究發現,許多早期的原始鳥類都有"四隻翅膀",就像谷小龍一樣。顧的小龍為鳥類起源于恐龍的進化論提供了關鍵證據。
顧氏小流氓龍的正面标本模型
徐祿鳳龍:"中國第一龍"就是我!
徐的陸鳳龍标本是中國古代動物園的"鎮館寶藏",也被稱為"中國第一條龍"。"第一"自信從何而來?
首先,徐氏的祿豐龍生活在2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早期,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恐龍。
其次,它的骨骼化石于1938年在雲南省陸豐市被發現,并以非常完整的方式儲存下來。1941年,這具骨架在重慶市北集市豎立起來,成為第一個由中國人安裝的恐龍骨架。徐祿峰龍标本,現在中國古獸博物館二樓"恐龍走廊"展出,是80年前在重慶展出的骨架。
許志永的陸峰龍骨架于1941年在重慶北碌展出
徐某的路峰龍骨在中國古獸博物館展出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郵政總局發行了一套三枚古物紀念郵票,其中一枚是徐氏的陸峰龍的骨架和修複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登上郵票的恐龍。
許志永1958年發行的盧鳳龍郵票
合川馬門西龍:我的脖子是世界上最長的!
馬門西龍是亞洲最大的個體恐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頸部恐龍。合川馬門西龍是在重慶市合川區發現的,頸部長度為9米,從一樓一直延伸到二樓的頂部。"大家夥"腿骨化石高1.4米,重200公斤,100公斤,是博物館裡唯一可以用手觸摸的化石标本。科學家推測,它每天至少吃300公斤植物,這是恐龍界溫和的"大食物"。
合川的馬門西龍模型
博物館裡有很多古老的動物
你最喜歡哪一個?
什麼,你還沒看夠嗎?
來到中國古代動物博物館
更多動物進化之謎
等你來發現!
|監督李大勇
制片人 王宇
主編 李偉
記者 姜宇
攝影:徐玉超
剪楊青
謝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古生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