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10月30日,在蘇州彈詞《蝶戀花·答李淑一》優美軟糯的曲調中,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節第六屆“唯實杯”長三角地區青少年曲藝大賽展演于嘉定區文化館“秀舞台”舉辦。活動旨在培育曲藝新苗,發現曲藝新人,加大曲藝文化在校園的推廣力度,提升青少年傳統文化審美情趣。
上海是南方曲藝的發祥地,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青少年曲藝的發展。自2011年起,“唯實杯”青少年曲藝大賽已成功舉辦了五屆。今年的大賽自3月啟動以來,上海各區積極響應,學校踴躍參與,來自全市的174個參與複賽節目經過初賽、複賽、決賽的激烈角逐,最終誕生“曲藝之星”50人、“曲藝新苗”50人、“小牡丹獎”30個。

展演現場
第六屆“唯實杯”長三角地區青少年曲藝大賽展演活動從所有獲獎節目中,精挑細選了十餘個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于10月30日進行了彙報演出。鑼鼓書《新時代的好少年》用傳統藝術方式表達了少先隊員的自強自信;快闆書《我是中國人》抒發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浦東說書《農家生活樂悠悠》呈現了鄉間小道、田園風光的美好意境。
大賽評委、上海市曲協副主席、上海滑稽劇團副團長錢程認為,相比以往,本次青少年曲藝大賽無論是整體規模、參賽者水準,還是曲藝種類、舞台效果,都有大幅度提升,“他們對曲藝的了解和呈現較以往更好”。
大賽進一步拓展了參賽人群覆寫面,選手年齡延伸至25周歲以下,做到青少年全年齡段覆寫。此外,參賽的曲種也更為多元豐富,除了上海說唱、故事、滑稽戲、獨腳戲、相聲、快闆、評彈、鑼鼓書等,還增加了上海繞密碼、滬書、數來寶、揚州評話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曲藝形式,充分展示了青少年曲藝的活力與風采,促進了區域優秀曲藝資源的交流共享和融合發展。
獲獎名單上,不少孩子的指導老師都大名鼎鼎,錢程、顧竹君、徐世利、周紅、黃震良等各曲種名家都在列。
上海說唱傳承人,72歲的徐世利帶領的“紅領巾說唱團”有9個節目獲獎。“紅領巾說唱團”在市團工委的支援下,成立五年半,培養了160餘人。徐世利認為,上海說唱是上海的本土文化,“如果我們不把它傳承下去,上海的根就丢了。”
評彈表演藝術家周紅在繁忙的演出任務之餘,還和另外兩位同僚一起在四個學校教孩子學評彈,“高中、國中、國小,齊了”。這次大賽,三個學校都有獲獎代表。“如今書場關掉很多,演出的票房也不是很好。”周紅希望不僅培養小演員,更要培養觀衆。
錢程認為,很多上海曲藝都蘊含着上海特有的地域文化,這麼多國小生、中學生的參與,對上海地域文化環境是一種很好的保護。他也呼籲家長和小朋友們,不要禁锢自己,要把思想打開享受生活,“藝術是很好的享受生活的方式”。從曲藝專業發展來看,傳承好才能發展好。這需要社會各方共同的努力。
曲藝大賽成為少兒曲藝互相學習、交流的平台。據主辦方嘉定區文化館館長田甜介紹,為了讓傳統曲藝有持續傳承的管道,決賽當日,主辦方錄制了所有選手的參賽作品、每位評委對曲藝傳承的殷切希望、幕後花絮等視訊資料,這些都将成為資料庫建設内容之一。大賽成績公布後,上海市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服務庫“有聲視界”以及嘉定區文化館微信,也同步推送了30個獲“小牡丹獎”的作品,以供孩子們線上學習、欣賞。
本次青少年曲藝大賽展演由上海市民文化節指導委員會指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陳雲紀念館聯合主辦。
欄目主編:李君娜 文字編輯:李君娜 圖檔編輯:徐佳敏
來源:作者:鐘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