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綜合媒體近日報道,日本近期“上蹿下跳”的多項反華舉動已經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中國外長在與日本外相通話時直接警告日本“别把手伸太長”。在外界看來日本政府是在美國和歐盟與中國關系惡化的情況下“狐假虎威”,但有部分國際問題專家注意到,現在日本政界和輿論有一種很明顯“神氣活現”的傾向,即認為現在輪到日本來“拯救”内憂外困的美國,打造穩固美日同盟對付中國。

即使是日本的極右翼分子,也不能否認現在的美國是“内憂外困”。2020年美國GDP增速為-3.5%,為2009年來首次出現萎縮,創下1946年以來新低。同時美國失業人口大幅度增加,僅2020年下半年貧困人口就猛增800多萬。當然日本的資料更糟,2020年1月日本央行預估日本2020财年實際經濟增長為-5.6%。同年日本平均完全失業率為2.8%,較上一年上漲0.4個百分點。這是繼2009年以來,日本時隔11年失業率再次惡化。
日本完全失業者較2019年增加29萬人,達到191萬人。工作被暫停的休業者達256萬人,為1968年以來的最多。今年2月兩國财長通話,美國财長耶倫表示,将深化與日本的經濟合作與金融合作,其目的就是借與日本合作,幫助美國經濟走出新冠危機。雖然日本自身也是内憂外困,但聽到美國人的“求助”,真可謂“受寵若驚”,自然就神氣活現起來。
兩國曾于2019年達成了貿易協定,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日本對價值約70億美元的美國農産品減免關稅,主要包括牛肉、豬肉等;而日本向美國出口的空調零部件、燃料電池等産品的關稅也被取消。美日兩國在市場開放程度上從來都是不對等的,這也是拜登前任特朗普總覺得被日本占了便宜的原因。
美國對日開放達到了92%,而日本對美的市場開放隻有84%,且主要集中于農牧業産品。不過拜登與“美國優先”的特朗普不同,他在支援開放市場的同時,并不提倡以高關稅來保護本國市場。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将有利于日本産品進一步打入美國市場,對日汽車整車和汽車零部件關稅大幅度降低。不過,特朗普勢力在美國可沒有消失,日本以為靠着拜登這棵“大樹”今後就會風調雨順,恐怕是打錯了算盤。文/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