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齋志異:仆人被老爺打死,附身在丫環身上,說出的話值得深思

作者:名著茶話會

大概是宋朝的時候,華州有個叫史松濤的人,年少時讀書很用功,自己天資也不錯,尤其是運氣很好,最後一路做到了太常寺卿。

史松濤做了大官之後,性格也并不張揚,尤其是一些當年沒有發迹時交的朋友,都還是很親切地走動。其中有一個叫姚安的,是史松濤最要好的“發小”,兩人一起長大,後來還換了庚帖成為異姓兄弟。

聊齋志異:仆人被老爺打死,附身在丫環身上,說出的話值得深思

隻是姚安卻不像史松濤這麼走運,雖然讀書也算不錯,卻沒有考取到什麼功名,于是便安心在老家做起了“寓公”。

由于姚祖上留下來的财産本來就不少,姚安自己也經營有方生财有道,到中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為華州當地有名的富翁。

有一年,姚安來史松濤府上拜訪,兩人慣例又是抵足夜談,說起分别之後的一些見聞與遭遇,都為對方的不容易而感歎。

最後,姚安說起了一件事,讓史松濤特别感慨。

聊齋志異:仆人被老爺打死,附身在丫環身上,說出的話值得深思

事情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華州故鄉還有一個姓朱的有錢人,用錢捐了個功名,又善于鑽營,最後竟然做到了縣令一職。

朱縣令雖然成了當地的父母官,但骨子裡還是那種驕橫跋扈的性格。有一次,他身邊的一個跟随了多年的仆人,不小心闖入了後院,好巧不巧,朱縣令新納的小妾正在沐浴,兩人剛好對了一眼。

這還了得,朱縣令一怒之下,便讓人把那個仆人捆起來吊在樹上一頓毒打。可那個仆人常年也養尊處優的,這麼一折騰,竟然就死了。

聊齋志異:仆人被老爺打死,附身在丫環身上,說出的話值得深思

在那個年代,朱縣令家裡死個奴才真不是什麼大事。但那個仆人或許是怨氣太重,魂魄竟然不肯散去,又依附在府内的一個小丫環身上。

那個小丫環平時還癡癡傻傻的,不過手腳還利索,也成了内宅的傭人。

小丫環被那個仆人的魂魄附身之後,一路走到朱縣令面前,開口就要大人還自己一個公道。話沒說幾句,朱縣令就知道了,這是那個被打死的仆人的魂魄來了。

朱縣令也不害怕,但人鬼殊途,即使是縣令也管不到小鬼身上,隻好放下身段和他辯駁。

聊齋志異:仆人被老爺打死,附身在丫環身上,說出的話值得深思

那個仆人借小丫環之口說道:我沖撞了如夫人,雖然是以下犯上,大人的責罰我無話可說,但無論如何也罪不至死。如今被大人打殺,奴才心裡實在不甘心。

大人你雖然高官厚祿,但這一切又是如何得來的呢?還不是用祖上的錢财捐了功名,後來在仕途上又阿谀上司,到處送禮鑽營而得?

聊齋志異 ¥98 購買

我不小心沖撞如夫人的小罪,和大人你賣官鬻爵,乃至如今能家有無數财富的行徑比起來,到底誰更該死?

聊齋志異:仆人被老爺打死,附身在丫環身上,說出的話值得深思

大人你身為主子,更是朝廷命官,卻為了自己的私利而負國,為什麼因為那麼一個無心之失将奴才處死?我雖然命喪黃泉,但死不瞑目啊。

朱縣令被駁得啞口無言,心中大怒,伸手就給了那個癡傻丫環幾個耳光。但小丫環似乎不覺得痛,依然嗚嗚哭着叫冤。

沒有幾年,朱縣令因為有人告狀而被免職,沒多久還被收押,由于在職時多行不義,一查之下發現它貪墨良多,最後被問斬。

聊齋志異:仆人被老爺打死,附身在丫環身上,說出的話值得深思

史松濤聽了姚安的這個故事,沉思良久歎息道:我們這些人,雖然錦衣玉食,即使是最小的生活小事,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卻經常責怪仆人們照顧不周,甚至動辄給予懲罰,而我們自己何嘗檢討過自己的行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