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點,國貿大廈寫字樓裡的中金公司開始忙碌起來,banker們魚貫而入,開啟新一天的工作。IT團隊也開始了新一天的技術探索。機械鍵盤、雙屏辦公、升降辦公裝置随處可見,中金公司的資訊技術部充滿了極客氣息。在頭部證券公司做資訊技術,他們的工作更令人好奇。
2021年,是中金公司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之年。今年3月,程龍博士加入中金,全面負責公司資訊技術相關管理工作,為中金的數字化轉型謀篇布局。證券行業是一個資訊密集型行業,對IT具有高度依賴性,中金公司對數字化轉型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和推行力度非比尋常,但這不是一件易事,IT團隊不僅要解決當下業務上的難題,還要與未來對話,力求占領數字時代的競争制高點。
熱愛科技的夥伴們有一個共同點,永葆一顆對技術的赤子之心。而更能讓這群工程師興奮的是,最頂尖的金融人才和計算機人才每天都在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而這創造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的可量化的成功。
考慮到金融的核心問題是解決人際之間非常基本的限制,就是資訊不對稱,而解決資訊不對稱是金融行業數字化的核心,對于任何有點“野心”的計算機人才來說,這樣的工作都極具誘惑性。
<h2>金融+計算機=?</h2>
我國證券公司數字化不是個新議題,近幾年來趨勢愈加猛烈。
2020年,中證協釋出《關于推進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數字化浪潮方興未艾的新形勢下,推動證券行業數字化轉型,實作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品質變革,是我國證券行業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
數字化對證券行業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少?也許可以從電影《蜂鳥計劃》中略知一二。電影中,兩個美國中部期貨交易員為了賺一筆巨款,試圖建造從堪薩斯州到紐澤西州之間的直線光纖電纜,隻為了節省一毫秒的資訊傳播時間。由此可見,節省一毫秒也許就能成為行業第一名,而第一名的意義毋庸置疑。
速度決定一切,但一個基本的常識是我國證券公司的數字化程度還遠遠不夠。
6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釋出2020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情況,資料顯示,2020年全行業資訊技術投入金額占2019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僅有7.47%。同時,絕大部分券商都“擁擠”在資訊投入小于2億、營業收入小于50億的狹小區域内。
證券行業沒有生産和物流,隻有資訊流和資金流,本身就是在處理資訊,是以非常依賴于科技。不需要理工思維去計算,直覺也會告訴所有人,證券行業數字化的空間還很大。
前路越是紛繁複雜,越需要堅定執着。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日趨加深,網際網路平台跨領域實作彎道超車,同時面對國際環境下的競争對手,科技跟不上是不行的。
中金公司結合目前的業務布局,提出了“數字化、區域化、國際化”和“中金一家”的重要戰略舉措。對于中金公司來說,數字化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來看,中金數字化團隊成果顯著。IT部門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推動業務流程自動化,逐漸建構統一的平台,推動“同一職能、同一系統”;打造市場領先的創新平台,建構開放化科技生态;實作全組織靈活創新,規模化應用前沿科技,成就最具科技賦能優勢的國際一流投行。
在數字化推進過程中,“OneCICC,One Data”的理念尤為凸顯。例如中金自主研發的北鬥平台,依托其高度靈活的技術架構和輕量級的開發方式,采用PaaS平台即服務的模式,為公司搭建了多使用者、多層級、多功能的雲生态體系。在滿足各部門及業務條線定制化需求的同時,可以實作系統和資料在統一平台的整合。未來,北鬥平台将從公司各條線的存量業務和創新需求出發,總結沉澱使用者場景,梳理并制定建設方案,通過深度融合、靈活疊代的方式進行場景共建,實作資料賦能。
圍繞數字化演進,中金已經打造蒼穹、擎天、天玑、九章、北鬥五大數字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中金在自主研發領域具備先發優勢。和國内不少券商相比,中金的數字化轉型更加徹底,從數字化程序開始就以國際領先投資銀行為參照物,所有的核心交易系統都是自主研發。
身處一個競争激烈的行業,實作跨越式發展不僅是個人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更需要團隊的通力協作、集體配合。
<h2>網際網路化,堅持人才戰略</h2>
為了推行數字化,風靡于國内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OKR文化、靈活部落制在中金落地生根,而中金公司在招聘科技型人才的程序中,為了確定對人才吸引的市場競争力,參考網際網路職級體系,将中金職級與網際網路行業直接對标。
中金對科技人才的珍惜毋庸置疑。原因有二:一是金融行業的環境使然,二是中金公司的情懷驅動。
從趨勢上看,中國金融體系正加速從間接融資為主向直接融資為主轉變。這是機遇也是挑戰,證券公司如何在這條道路上擁有自己的核心競争力是關鍵。中金給自己定的目标是打造“國際一流投行”,那麼科技方面也要與國際投行站在一個PK台上。
觀察外資投行,2008年金融危機後行業發生大裁員,高盛也不例外,但科技員勞工數不降反增。
資本市場對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這幾年步入了明顯上升期,行業每年擴容率在20%左右。
是以,對于此刻的中金來說,抓住并尊重科技人才的意義不同往常。
程龍向36氪介紹,“證券公司最大的資源就是人才,随着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科技人才本身就是競争力。”
在中金的數字化人才隊伍中,985/211學校背景人員占比超7成,碩士以上學曆占比超6成;35歲以下人群超過80%。金融行業仍然是人才的主要來源,接近半數水準。近年來,中金也從網際網路公司和科技公司引進了一些具有開拓性能力的人才。
引進人才的同時,中金公司資訊技術部也在強化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公司内部的線上教育訓練平台,擁有涵蓋多種技術語言的專業課程和技術認證。日常工作中,團隊内部形成了分享、開放、包容的文化,經常舉辦各類型技術交流活動,例如黑客馬拉松、挑戰賽、靈活分享、技術沙龍等,充分激發團隊的創造力與創新力。此外,每一位技術人才都有機會與資深行業專家、技術大咖交流與合作,在實踐中體驗技術實力的飛速提升。
對科技人才的求賢若渴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在充分吸納科技人才的這件事上,中金公司的步子邁得平穩而堅定。
程龍認為,數字化轉型不單是IT部門的事,而是需要整個公司的合力,程式員這個職業在中金不僅能獲得技術上的發展,也能在技術開發中通過對金融業務的了解和熟悉,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即使沒有金融背景,隻要具備快速學習能力和自我驅動力,也能獲得足夠的職業成長空間。
“中金是一個把個人夢和家國夢很好結合的地方,公司内部員工的使命感很強。”談到這些年輕上進的新鮮血液,程龍露出了感性的一面,“‘以國為懷’是中金始終秉持的初心,26年一路走來,中金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在持續服務改革開放、助力資本市場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壯大,實作自身的發展。通過努力吸引、培養并留住最優秀的人才,以最高的職業标準發展業務,中金公司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在中金,每個人都有機會把個人發展小局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才是最吸引人和凝聚員工的力量。”
不斷為實體經濟提供更高品質、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務,進一步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差異化的金融産品,也是中金乃至整個證券行業的曆史使命。
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擁抱數字化是順勢而為也是挑戰自我。中金将穩步推進數字化轉型,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資料驅動、智能化的商業模式,全面實作業務靈活化,在更高次元上擁抱未來。
在金融和科技融合的曆史程序中,中金隻是一個縮影,數字和科技必将加速賦能,推動行業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