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動漫作品中,我們一直會發現貓的存在。比如《夏目友人帳》裡面的“斑”、琪琪的黑貓、《瑪麗與魔女之花》裡的“吉布”、《借東西的小人》的小胖貓、龍貓、《側耳傾聽》的貓男爵、《貓的報恩》等等。那麼,貓咪到底是何由來呢?
<h1> 起始:</h1>
早期的日本是沒有貓的,相傳貓是在我國唐朝時期,一位遣唐使帶回日本,是以那個時期能夠養貓的人都是貴族。
直到江戶時代,貓才開始在一般百姓家出現。
貓咪在日本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日本作為稻米為主的國家,曾一度鼠患連連、民不聊生。後來日本人開始家家養貓,鼠患由此消滅。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愛貓也是有原因的。
<h1> 發展:</h1>
貓在日本也是以神明侍奉。
在日語裡面,有句話叫“神佛各奉”,意思是各個神社和寺院可以尊奉自己信仰的神靈。但貓卻在不同的神社中都有供奉,可以說它在神界地位非凡。
日本人喜愛貓咪的原因之一是他們都認為貓有着神秘的力量,許多的日本人對貓咪有着一種迷之崇拜。
1、 《瑪麗與魔女之花》
貓是有靈性的,它們行動靈活、高冷。

“吉布”是一隻厲害的“使魔”,它一會變成黑色一會兒又呈藍色,古書記載黑貓為鎮宅、辟邪、招财之物,寓意着吉祥的含義。反而是中世紀黑貓在歐洲的定義,當時黑貓被認定是女巫的寵物,或是女巫的化身,是源于中世紀歐洲文藝複興時代,人們相信女巫都有屬于她的寵物,專為女巫服務的精靈,他們能以各種形象出現:例如貓、烏鴉、貓頭鷹等。
2、《魔女宅急便》
在動漫中,賦予了貓說話的能力。
琪琪的黑貓就是一隻會說話的貓。它和琪琪一起長大,互相陪伴,是魔女們的靈寵。
3、《百變狸貓》
由高田勳執導,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好玩的“日本狸貓文化宣傳片”。
主要講述了由于無節制的城市擴建,東京附近多摩一帶的狸貓數量銳減,狸貓家族因而奮起反抗人類的故事。
在下面這張圖中,大家可以看出貓處于中間地位(C位),可見貓在日本地位之高。
在島國人民眼中,狸貓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動物,随意變換形态是它們的一大特征。
雖然城市在擴建,但他們發現了狸貓,并給他們制造了人工景觀,讓他們生存。
在劇中有一個鏡頭,當那個年齡大的貓已經不行了的時候,閃着金光的“天神”來将他帶走了。
是以,在日本的文化中,他們還是很相信神靈的,經常搞各種祭祀,而且有專門用來供奉貓的神社,妖怪也會模仿化為人身,舉行廟會。
早在大約1400年前的奈良時代,日本就有狸貓化為人形的記載。
4、《貓的報恩》
《貓的報恩》可以說是《側耳傾聽》的番外篇,主角正是《側耳傾聽》裡神秘帥氣的貓男爵以及那位胖胖的、神出鬼沒的大白貓。
女主角小春是一位普通的中學生。
善良的她從車輪下救了一隻貓的性命,結果這隻貓站起來給她鞠躬道謝,并說會報答她的。
有恩必報的貓王子(月牙)
曾經救助過的小白。
小春的事被貓王知道後,接入貓王國,讓她嫁給貓王子(月牙)。
小春去貓事務所求助。
貓男爵
劍術高強,有着沉穩的紳士個性。
事務所裡挂著一幅在《側耳傾聽》中與貓男爵一對的女貓露意絲的畫像。
最後,在他們的幫助下逃出貓王國。
真是一次奇幻的探險旅性!!!
<h1>節日</h1>
化貓是日本民間傳說中無數妖怪中的一個,傳說中化貓的能力之一是可以兩條腿走路,這就讓這種妖怪變成了cosplay的好選擇。
每年的2月22日還是日本的“貓日”,就是為紀念化貓和cosplay準備的!
貓真得在日本很受歡迎,無處不存在它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