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很想給大家推薦一下,反戰題材的劇情設計一如既往地讓人體會到沉痛的情緒,而戰争本身就像一桶惡臭的顔料,在曆史的畫布上溢滿殘酷和醜陋,讓我們感受到和平和安甯的得之不易。

我不想用自己以往的習慣來叙述這個故事,隻想在此刻複雜錯亂的情緒裡,提煉出自己的一些感受,如果有幸和大家有一些共鳴和體會,我就會覺得我的講述更有意義。再次感謝聽我講完故事的小夥伴。
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晚期,在那時,日本的重要城市,幾乎每天都要受到轟炸機炮火的洗禮,日本又是典型,木質結構房屋的國家,是以轟炸采用更為高效的汽油燃燒彈。清太一家的房子在轟炸中被焚毀,媽媽不幸重傷去世,隻剩下年幼的妹妹一起相依為命,等待着父親的歸來。
清太帶着妹妹借住在阿姨家,在饑餓困苦的年代,最為考驗人性。阿姨拿走了他們大部分财産,他們也受盡了白眼。清太為妹妹守護的唯一美好,也被那個女人無情地打破,我帶着強烈的個人情感甚至在想,燃燒的飛彈,為何不清除,這世界上,所有醜陋的惡。
清太和妹妹搬到了防空洞,在這個地方,得到了片刻的歇息。對于他們來講,彼此就是這個世界的全部,清太是妹妹的守護神,他想把妹妹,隔離在世界的殘酷,和悲傷之外,而妹妹給了清太,繼續活下去的理由和力量。電影裡的那盒水果糖,就是他們生命裡,僅剩的所有的甜,清太毫無保留的,把它全部留給了妹妹。
夜晚防空洞裡漆黑陰暗,草叢裡的螢火蟲打着小小的燈籠,給他們的世界帶來絲絲光亮,光亮裡盡是思念和等待,思念媽媽,等待父親。妹妹把死去的螢火蟲,埋進小小的墳墓,因為地下很黑,有了螢火蟲的光,媽媽也不會感到害怕了。懂事的妹妹,早已經知道媽媽不在了,清太的眼淚溢出眼眶,他緩緩跪在地上,無聲的啜泣。
家裡一點吃的也沒有了,饑餓是一件無法逃避,也無法忘記的事情,他們沒有一點可以吃的東西,于是清太去偷,他被抓到,被毒打,被送到警察局,所幸警察并沒有為難她。和妹妹一起狼狽地落荒而逃。
妹妹身體不舒服,醫生說,這是因為缺乏營養,導緻的身體虛弱。哪裡有營養呢,14歲的孩子帶着3歲的妹妹,一無所有。在那個成年人,都可能餓死的時代,他還能做些什麼呢。
是以當防空警報響起,所有人都離開家,躲避轟炸的時候,清太逆着人群,翻找值錢的東西,大口的吞咽食物,像一隻饑餓的野獸。他取出最後的3000元錢,去買營養。在銀行聽到了日本投降,海軍全軍覆沒的消息,清太失魂落魄,踉跄地往回走。他的世界裡現在隻有妹妹了。可是當他回到防空洞,妹妹躺在地上,已經虛弱的不能大聲講話了。看着單薄的,3歲小女孩的樣子,巨大的悲傷,幾乎要從畫面溢出。妹妹對清太說,謝謝你哥哥,之後就再也沒有張開眼睛。
他們一起生活過的地方,妹妹的身影仿佛還在,仿佛還在歡呼跳躍。我不願解讀悲劇,因為悲傷比快樂更能觸動人心,那種感覺就像反複撕裂自己的傷口,久久不能愈合,讓人痛苦難受。妹妹像是睡着了,一個小小竹筐就盛放了她的全部,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卻再也無法點亮黑夜。
“昭和20年9月21日,清太去到另外一個世界,和妹妹一起,那裡沒有饑餓,沒有分離,沒有痛苦,更重要的是,那裡沒有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