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美國人民友好協會在北京聯合舉行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紀念活動。中美“乒乓外交”親曆者等400餘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出席紀念活動。

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紀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活動上通過視訊發表緻辭。
王岐山指出,“乒乓外交”是中美關系史上的一段佳話。“以小球推動大球”,開啟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曆史性程序。50年來,中美關系雖曆經風雨,但總體不斷前行,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促進了世界的繁榮穩定。
王岐山強調,目前,中美關系正處在重要關口。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确的選擇。雙方要按照兩國元首除夕通話精神,從兩國人民福祉出發,從曆史中汲取靈感和動力,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為共同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促進全球經濟複蘇、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等發表視訊緻辭。
紀念活動以“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為主題,通過央視著名主持人水均益、王甯線下線上、越洋采訪中美“乒乓外交”親曆者、政界、體育界、工商界和教育界等知名人士和有識之士的方式,溫馨重制了中美“乒乓外交”的曆史佳話,展現了中美過去50年間體育和人文交流合作成果,再次領略了中美老一輩上司人的政治智慧與戰略遠見,表達了中美各界人士對兩國友好的美好追憶和重新開機各領域友好交流合作的熱切期盼。
中美乒乓外交的親曆者李富榮談到中美乒乓外交,印象最深的是去美國通路的情景,“我們當初接受了去訪美的任務,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我們,提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我們的通路是為了友誼。這擴充了乒乓球的内涵,拓展了外交路線。去美國後我們受到熱烈歡迎,這讓我們印象很深,比賽的勝負不重要,勝利屬于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參加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紀念活動,李富榮談到“紀念”的意義時說:“乒乓外交在50年前起到了關鍵作用,打開了中美兩國的大門,50年後乒乓外交還可以繼續發揮更大的作用。”
另一位曆史親曆者梁戈亮在活動現場帶上VR眼鏡,和同樣是親曆者的前美國隊員朱蒂進行了一場跨越大洋的虛拟乒乓球比賽。
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談到乒乓外交時說:“乒乓外交是我小時候就開始聽的故事,尤其聽徐寅生主任親口講得更多。25周年的時候我以球員身份參加了,2019年我在美國也參加了尼克松博物館舉辦的中美外交活動。任何時候大家都銘記着這段曆史,乒乓球隻是個載體,通過這個運動傳遞着友誼和正能量,這是代代都應該傳遞的。未來世界都希望通過體育傳達正能量,希望全世界人民通過乒乓球和體育的力量被拉在一起。”
在活動現場,劉國梁解答了水均益和王甯兩位主持人對“乒乓球隊員們在賽場上是對手,在場下是不是好朋友”的問題。
“在賽場上每個運動員都想赢,這是尊重比賽。但是賽後,越強的選手之間惺惺相惜的感覺也最深。運動員之間的場下交流中,最典型的是模仿對方的特點和慶祝動作,以此來表現出‘我非常了解你’。”
劉國梁還“揭秘”道:“現在中外運動員交流非常友善,隊員們互相請吃飯,一邊享用美食一邊交流。”劉國梁舉例自己和老對手瓦爾德内爾的故事,“老瓦來中國最喜歡‘喝兩口’,回到酒店就會說‘劉國梁、劉國梁’,前台給我打電話告訴我老瓦喝多了找我。”直到現在,劉國梁仍然和一些老朋友有聯系。“三天前,我和佩爾森以及瑞典乒協主席聯系了,一個星期前和老瓦也通了視訊電話,他們都希望借助乒乓外交,能和歐洲也建立友誼。老瓦還建議我可以策劃一個‘瓦爾德内爾杯’和‘劉國梁杯’,他當隊長選歐洲的隊員,我當隊長率領國乒來一場交流賽。”水均益聽後感慨地說:“這不就是乒乓外交2.0版本嘛。”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和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分别暢談了“乒乓外交”的曆史作用和“以民促官”的生動實踐,闡述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對今天重塑中美關系的現實啟示和借鑒意義。
中美體育界知名人士姚明、喬良、陳露、馬布裡通過自身經曆分享各自對中美體育交流合作與人民友好的深刻認識和了解,表達了通過體育交流推動中美人民友誼的熱切期待。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校長翁舉聞、上海紐約大學常務副校長雷蒙,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副會長白莉娟、美國密蘇裡大學教授包蘇珊、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林肯中學校長歐文、美國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美國鐵獅門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陳志超等分别介紹了中美教育、人文、經貿等領域交流合作實踐與成果,暢談了中美人民友誼,展現了中美民間友好交流合作的巨大活力和潛力。
在活動尾聲,在場嘉賓觀看了前世界乒乓球冠軍王皓與紅雙喜代理的龐伯特機器人進行的精彩對戰。人工智能與乒乓球完美結合,展現了新科技下的未來乒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