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異化和同化的宿敵更多精彩報道詳見本期新刊《頭發的問題》,點選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本文刊載于《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22期,原文标題《被異化和同化的宿敵》,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兩人各是金錢和權力的化身或是玩偶,也必将被金錢和權力所毀滅。

主筆/苗千

被異化和同化的宿敵更多精彩報道詳見本期新刊《頭發的問題》,點選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美劇《億萬》劇照

2016年開播的美劇《億萬》(Billions)一開場便單刀直入,顯出了劇中這一對将要纏鬥數年的宿敵: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查克·羅茲(Chuck Rhoades)和對沖基金大亨波比·阿克斯羅德(Bobby Axelrod)。這番尚未結束的權力與金錢之争剛剛進入到第五季,阿克斯羅德出場時改變了形象,長須長發待在阿拉斯加森林深處的一個帳篷裡,似乎在進行某種修行。當修行結束,他直言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完全改變了,頗有大徹大悟的風範,也預示着本季的鬥争又将有巨大轉變。另一方,羅茲在上一季結束時計謀得逞,終于又回到了久違的權力寶座,蓄勢待發,準備和阿克斯羅德纏鬥到底。

在紐約曼哈頓,世界财富的核心區域,檢察官與億萬富翁之間的鬥争,對于很多觀衆來說猶如看神仙打架,隻是想借機開開眼界。實際上,金錢與權力之間的互相争鬥,互相轉變,乃至互相依賴,實在算得上是人類曆史中最為悠久的故事了。這種故事的核心從未改變,隻是不斷換上時代的新外衣而已。兩名主角之間關系的不斷轉換、換位,展示的正是權力和金錢之間的換算。可以說,兩人各是金錢和權力的化身或是玩偶,也必将被金錢和權力所毀滅。

一對非典型的宿敵

《億萬》通過一對宿敵的争鬥來反映一個古老的題材,使劇集本身仿佛有了一種史詩的質地,講述人性中自古就難以解決的沖突。另一方面,想要在描繪金融領域的影視劇中顯出新意,《億萬》中人物和故事的設計也煞費苦心,它講述了一對宿敵的異化與同化。羅茲和阿克斯羅德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在宿敵的表面之下,核心不斷變化演進,這正是吸引觀衆們一路跟随下來的關鍵。

據傳劇中兩位主角在現實生活中都各有其原型。精明且強硬的檢察官原型是美國律師,前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普裡特·巴拉拉(Preet Bharara),而冷酷又極具野心的對沖基金大亨,則源于美國S.A.C.對沖基金的創辦人,被稱為“短線交易之王”、“對沖基金界的喬丹”的史蒂芬·科恩(Steve Cohen)。其實很難說現實中這兩人之間的故事與《億萬》的劇情有太大關聯。作風強勢主動的巴拉拉任檢察官期間,多年來對科恩在金融領域的種種不規範行為緊追不舍。最終S.A.C基金被迫對外部投資者關閉,科恩繳納了18億美元的天價罰款及和解金。兩者的對立關系可以說相對清晰簡單。

然而在《億萬》劇中,這對宿敵的關系遠非現實版本中的“警察抓小偷”一樣簡單直白。羅茲和阿克斯羅德兩人之間互相鬥争,互相轉變,甚至互相依存。可以說,這部電視劇探索出了宿敵關系的新境界。描繪華爾街,以及華爾街上種種貪婪的金融家的影視作品不在少數。比如《華爾街》《華爾街之狼》《大而不倒》《大空頭》等作品都可以算作是傳統的“華爾街電影”。在這些電影中,主角相對單一,觀衆們自然而然地把目光都投在了永遠不知滿足、不擇手段擷取金錢的金融家身上。這些人在故事中大多是負面形象,而與之相對的,代表正義一方的執法機關,就像是槍戰片裡的警察一樣,隻會在故事結束、一切都塵埃落定時才出場,在整個影視作品中是缺失的。

羅茲的形象則與傳統的正義化身完全不同。在檢察官的位置上,很難說羅茲對于諸個金融大鳄的緊追不舍是出于正義或是高尚的目标,更多其實是出于對權力的渴望。相比于為了金錢不顧一切的金融家們,羅茲為了找到他們的罪證,展現出了同樣的冷酷,富有攻擊性和不擇手段。互相對立的兩方,在實作自己人生目标的路途上,手段竟然是驚人的一緻。這就為金融家們在對金錢的追逐中又注入了權力因素。正義不再是不可侵犯,而是變成了籌碼。

一對不共戴天的宿敵之間也可能互相吸引,彼此的立場會發生改變,甚至傳統意義上正與邪的坐标都不再固定,而是在不斷發生移動。表現這樣的複雜關系,以同樣的眼光和戲份來展示一對宿敵之間的争鬥的作品雖然不多,但大多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在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作為惡的化身的小醜就一直在引誘正義的化身蝙蝠俠,企圖讓蝙蝠俠放棄自己善的準則,像他一樣為了達到目的而無所不作,最終滑向惡的一邊。蝙蝠俠并沒有讓小醜得逞,他堅守住了自己的底線,但故事中同樣屬于正義陣營的“白騎士”則最終墜入了惡的深淵。這也為《蝙蝠俠》這類的超級英雄電影注入了少有的深度。

在這個基礎上,借着電視劇相比于電影可以更加綿長細膩的特點,《億萬》把對于宿敵之間關系的讨論發揮到了極緻。正是因為兩個人立場的不确定性,使他們之間的互動極其頻繁,關系也更加複雜。兩人之間不光有對立,也有合作。羅茲和阿克斯羅德為了擺脫他們兩個共同的罪名,甚至不惜陷害無辜的人入獄。看到這裡,觀衆難免會思考,法律的尊嚴何在,正義的價值又在哪裡?金錢和權力俨然成了一對雙生花。

鏡中的自己

“和你的朋友們保持緊密,但要和敵人們更加緊密。”這是電影《教父》中的一句經典台詞。能夠親身踐行這樣人生建議的人大概不多,不過可以說,《億萬》中這一對宿敵,确實具有一種異常親密的關系,他們之間的關系要比和同僚、知己甚至是妻子的關系更加緊密。大概是因為他們都在對方身上看到了此前從未發現過的自己。我們若是從兩個主角宿敵關系的探讨中更進一步,就會發現兩個角色内心高度的互補和一緻性。而他們在彼此眼中,看到的究竟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對立面,是一個說不清楚的話題。

“當我看到我的生活變得如此狼藉,從我被撤職,到遭受公開羞辱,到帶有附加條件的選舉,到我婚姻的毀滅,家庭無法挽回。是我的過錯導緻的嗎?或許吧。但是更準确地說,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一個源頭、一個人。這個人破壞力極強,它能夠殘害心智,操縱别人的心靈,它剝奪了我所有的優良品質,我的善良、同情心、正義感,或許還有我的愛的能力。”——這些話,與其說是羅茲在描述他一生的宿敵,不如說是在描述他自己。正是因為在這個與自己的背景毫無相似之處的人的身上,他發現了最真實的自己,一個他完全無法接受的自己。毀滅對方和自我毀滅,這兩種沖動合二為一了。

鏡中的形象并不一定就與自己完全一緻。劇中作為鏡像的兩人,在很多方面有所互補,可以認為是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中的自己。父親的形象是其中關鍵的一環。羅茲的父親老查克·羅茲,堪稱羅茲人生最重要的導師。這個人脈廣泛、經驗豐富的紐約地産商,在羅茲和阿克斯羅德的争鬥中充當了羅茲幕後導師的角色,有的時候甚至會直接跑到前台來助兒子一臂之力。

讓父親成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指路人,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卻不可得的事情。可以說老查克·羅茲決定了羅茲生命的底色。含着銀勺出生的兒子從來不需要為金錢發愁,是以不需要去為錢工作,隻需一心謀取權力。在人生困難或是彷徨的時候,父親總會及時出現,送兒子一程。擁有這樣的父親是羅茲在對權力的争鬥過程中始終不倒的重要原因,也是他的對手,阿克斯羅德生命中始終缺失、永遠都無法彌補的重要一環。

“金錢不是金錢,而是記分卡,它象征着冷酷而客觀,帶着苦味卻勝人一籌的資格。”——劇中阿克斯羅德的這句台詞展現出他冷酷的性格,也讓人不難猜出他早年生活的苦楚。出生于平民家庭環境的阿克斯羅德,幼年時父親就抛棄了母親出走,也直接導緻阿克斯羅德不得不在殘缺且貧困的環境中體會生活的艱辛。在11歲到14歲之間,阿克斯羅德每天送報紙賺取生活費,他還曾暑假在高爾夫球場打工,卻遭受了富人不公正的對待而被解雇。不像出身于“藍血家庭”的羅茲能去父親畢業的耶魯,阿克斯羅德隻能去毫無名氣的霍夫斯特拉大學。多年的闖蕩讓他身邊隻有執行指令的部下,卻沒有導師式的、能夠給他提供人生建議的人物。

除了父親的角色之外,兩人之間另一個值得玩味的角色,就是檢察官羅茲的前妻溫蒂·羅茲。她一方面與羅茲組成家庭,共同養育孩子,另一方面又在阿克斯羅德的對沖基金中身居高位,兩個有權有勢的男人都對溫蒂有深深的依賴。在這一對宿敵之間,溫蒂感到的究竟是左右為難,還是如魚得水左右逢源,或者她看到的其實是兩個背景不同卻在内心裡極為相似的人,這隻能留給觀衆去想象了。

羅茲和阿克斯羅德之間的争鬥當然不會永遠地持續下去,想要有個結果,可能在兩人之間還需要出現一些催化劑。在第五季的一開場,這個催化劑就已經出現,暗示着整個劇情即将走向結束。這就是劇中的另一位金融天才,泰勒·梅森(Taylor Mason)。梅森不僅是一個金融天才,也是一個深谙人性、希望在羅茲和阿克斯羅德的争鬥中最終獲利、目前正處于隐忍狀态之中的具有颠覆性力量的角色。如果羅茲和阿克斯羅德最終走向共同毀滅,那麼作為這場持續了多年的争鬥的結果,梅森或許會坐收漁利。又一個華爾街大鳄正在成長,他也在等待着他宿命中的對手。

<h1 class="pgc-h-arrow-right">更多精彩報道詳見本期新刊《頭發的問題》,點選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h1>

【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22期 頭發的問題 ¥15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