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14歲時,他遭遇意外,成了癱瘓在床的殘障人士,32歲時,他又重病纏身。

可他卻拿着哥哥姐姐湊來的100元白手起家,用30年時間讓命運翻盤,一年靠賣雞掙2300萬元。

曾經的他躺在床上靠媽媽照顧,現在的他是400多戶農戶賺錢的風向标。

他就是湖北随州的馬君,他用30年時間,改寫了人生的篇章。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1971年,馬君出生在湖北随州市雙寺村,全村958戶人家,他家是村裡最貧困的一家。

馬君2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家裡的頂梁柱倒了,留下了8個子女,而且馬君還有一個癱瘓在床的姐姐。

家裡全靠39歲的母親獨自承擔家庭開銷,生活的貧困逐漸磨彎了母親的脊梁。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當時,很多人都找到馬君母親,問他願不願意把兒子送給能負擔得起養育費用的家庭,但馬君的母親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他。

在這樣的家庭長大,馬君從小就格外懂事,除了幫助母親、照顧殘疾的姐姐,平時有空他還會幫村民放牛,補貼家用。

馬君14歲那年,他在放牛時不小心從牛背上摔了下來。

原本放牛娃從牛背上摔下來不是什麼大事,可馬君卻不幸得了股骨頭壞死,癱瘓在床。

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對馬君的打擊實在太大了:

原以為我們長大了,就可以替媽媽分擔一切事情了,但在這個時候又癱瘓了,而且還要花錢看病。

哥哥姐姐們都把錢拿出來支援馬君去看病,不止是自家的錢花光了,就連親戚家的錢都因為支援他看病花完了。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汪國真曾說過:

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才能被生活打敗,樂觀的人,先戰勝自己,然後再戰勝生活。

風華正茂的年紀,卻遭此意外,每天隻能躺在床上,要靠家人照顧,馬君承受着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與煎熬。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仍舊用樂觀的心态面對命運。

在一位好心人的幫助下,馬君到武漢做了關節更換手術,手術後他可以依靠拐杖勉強行走。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已經有一個癱瘓在床的姐姐,馬君又成了殘障人士,全家人的生活都陷入困境。

馬君想: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不能再讓媽媽照顧我了,我該做點事情。

他和家人商量過後,拿着哥哥姐姐東拼西湊的100元積蓄,準備創業。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1990年,離馬君家500米的地方有一片魚塘,他花錢承包了其中的一小塊魚塘,自己守在魚塘邊喂魚、看管,到了賣魚的時候,又把哥哥姐姐們叫來幫忙。

為了看管好魚塘,他搭了一個小房子住在池塘邊,每天夜裡都起來三次,巡視魚塘。

當時,他住的地方窗戶是用紙糊的,冬天漏風,晚上睡覺的時候特别冷,迎着水風,他幾乎每晚都睡不暖和。

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馬君仍舊堅持鍛煉自己的膝關節,努力讓自己丢掉拐杖,靠雙腿走路。

他永遠不服輸:

不可能的事情,我就非要讓它可能了,隻要膝關節把它鍛煉靈活一點,可以拿着步子走,好多很勵志的人,一個腿還能蹦着走路,何況我還有腿,還有腳。

靠着驚人的毅力,馬君堅持下來了。

第一次賣魚,他賺到了3000多元,從這筆錢開始,他用了14年的時間養魚,積攢下了40多萬元積蓄。

眼看着馬君的生活一天一天變好,可就在這個時候,命運又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魚塘邊潮濕的環境,讓馬君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腰椎脊椎都不能自由活動了,原本他隻是腿不能動,現在連轉頭都變成了奢望。

但命運還是沒有讓馬君低頭。

母親給他穿了好幾年襪子,他為了不給家人造成麻煩,就堅持鍛煉,讓自己每天可以倚靠沙發或者一個凳子,把腿蜷縮到身後,反手穿襪子。

即使身患殘疾,疾病纏身,馬君想的依舊是不要給家人增加負擔。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2005年,有人開着車來馬君的魚塘釣魚,釣完魚後,他們都會買上幾隻馬君散養的土雞走。

而且土雞比魚還好賣,每個星期天都要賣幾十隻,馬君自己養的根本都不夠賣,他甚至把同村人的散養土雞都給賣光了。

他立即意識到,散養土雞是一個商機。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2005年,馬君小試牛刀,養了2000隻土雞,他按照消費者的習慣堅持散養,這2000隻土雞,讓他淨賺了6萬元。

2006年,他拿出所有積蓄擴大養殖規模,2007年,他養殖了10000隻雞,2008年,他養殖了20000隻雞。

到2012年,馬君每年散養土雞30000隻,年銷售額達到400萬元。

無論發展到什麼規模,他還是每天堅持在養殖場工作,有時候太累了,回去以後大腿小腿都腫脹不已。

然而,2013年時,土雞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價格戰、同質化産品是競争者給出的招數,土雞價格從原來的20幾元下降到10幾元。

面對激烈的價格戰,馬君并不打算降低價格,而是在産品的品質上做功夫,打造差異化産品。

他改善了土雞品種,堅持養殖随州本地的傳統洪山雞,不允許不同品種的雞互相交配,打亂品種。

2013年,他從當地農戶手中收購了3000隻純種土雞,拿出所有積蓄建立了一個育種場,但是要繁殖品種,光有育種場還不夠,還要一個配套的孵化廠。

馬君已經沒有多餘的錢建孵化廠,幾個哥哥姐姐聽說他遇到了資金困難,主動湊錢幫助他建立了孵化廠。

事後回想起來,馬君忍不住落淚:

在我創業的時候,他們條件也不怎麼好,大哥二哥都是借的錢,姐姐們也是的,走到這一步,兄弟姐妹也操心了,我自己确實也努力了。

20多年的努力,哥哥姐姐的幫襯,個中辛酸滋味,不是三兩句話就能說明白的,馬君隻能獨自回味。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這個不服命運的男人,已經徹底改變了命運,但他還要繼續在自己的事業道路上走得更遠。

2017年,一家大型餐飲連鎖店聽說馬君散養的土雞品質好,就前去采購,可馬君卻不願意賣給他,讓人家半年後再來。

原來,散養土雞的養殖周期延長到12個月以後,肉質和味道更好,他決定把養殖周期從8個月延長到12個月。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延長養殖周期雖然會提高養殖成本,但是馬君選擇以養殖母雞為主,通過母雞産蛋的方式平衡養殖成本。

就在競争對手忙着打價格戰的時候,他潛心在産品的品質上鑽研。

他選擇長期和酒店合作,同時每星期在超市門口舉辦試吃活動,别人的雞每斤不到20元的價格,他養的雞每斤能賣30幾元。

2018年,馬君的土雞銷售額超過了2000萬元,他又成立了合作社,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他給農戶提供雞苗和養殖技術,并免費為農戶解決銷售問題,在他的合作社,有400多名農戶跟着他一起緻富。

同時,他還帶動着和他一樣的殘障人士創業。

2歲喪父,14歲癱瘓,湖北大漢靠養雞一年賣2000萬

現在,馬君的條件已經可以給母親和姐姐請保姆,但隻要他不出差的時候,他都會推掉合作,回家給癱瘓在床的姐姐和年邁的母親做飯。

從年少癱瘓在床,到如今照顧家人生活,幫助農民緻富,馬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實作了夢想,他靠的正是必須做成一件事的決心。

“天行健,君子當以自強不息。”

馬君用30年的努力,證明了一件事:你與夢想之間,隻差一個行動.

--END--

作者:七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