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秀 | 丁洋:主修+副修,雙倍的努力離夢想更近博雅教育是一條認識自我的“捷徑”授人以漁,從UIC走向夢想

“我的大學,我來定義。”2021屆的UICer已經進入畢業倒計時,在UIC,他們有無數難忘的經曆。博雅教育給他們帶來了什麼?他們經曆了怎樣的成長和蛻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四時學習社會心理學,書中有一句話特别吸引我:"There are three things extremely hard: steel, a diamond, and to know one's self.(極度堅硬/困難的事物有三種:鋼鐵、鑽石和自知)" 在UIC就讀,讓我懂得認識自己的重要性,也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U秀 | 丁洋:主修+副修,雙倍的努力離夢想更近博雅教育是一條認識自我的“捷徑”授人以漁,從UIC走向夢想

丁洋是UIC 2021屆會計學專業準畢業生,除在本專業保持優異成績,丁洋也将完成投入了将近三個學期時間的應用心理學副修。去年冬天,他成功申請到了自己的夢校——愛丁堡大學,攻讀自己最感興趣的教育學專業。對在UIC的求學經曆,丁洋形容這是一段“認識自己,找到生命中的火花”的過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博雅教育是一條認識自我的“捷徑”</h1>

進入大學的第一年,丁洋便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一等獎學金,他也在UIC展開了一段對人生理想的探索之旅。他說,UIC的博雅教育給了他全面認識自己的機會,“參與UIC多元化課程,是發現自我興趣的過程。”會計學是工商管理學部的必修課程,不僅會涉及會計、财務管理等内容,還需要學習市場營銷、組織行為學等課程,從中,丁洋發現了非常感興趣的“寶藏”學科——心理學。

U秀 | 丁洋:主修+副修,雙倍的努力離夢想更近博雅教育是一條認識自我的“捷徑”授人以漁,從UIC走向夢想

丁洋在大一獲得一等獎學金

大二時丁洋申請成為了個人成長及輔導中心(PGCC)的學生導師,在授課過程中,除了傳授會計學專業知識,丁洋還運用上了自學的教學法、教育心理學理論。大三那年,他決定副修應用心理學課程。

UIC提供的豐富課程讓丁洋收獲了對生活的感悟及不同文化的了解,比如在大四上學期社會心理學等課程中,他讀到了自我與社會關系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差異化表現。回望當初自己的決定,丁洋覺得是UIC的博雅教育促使他找到奮鬥的方向,并且讓他“能夠在學好本專業的基礎上,擴充自己的興趣”。

U秀 | 丁洋:主修+副修,雙倍的努力離夢想更近博雅教育是一條認識自我的“捷徑”授人以漁,從UIC走向夢想
U秀 | 丁洋:主修+副修,雙倍的努力離夢想更近博雅教育是一條認識自我的“捷徑”授人以漁,從UIC走向夢想

丁洋在PGCC輔導班

在保持專業課程優異成績的前提下,學好副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丁洋卻堅持了下來。如何才能既高效又高量地完成學習任務?丁洋總結了兩條寶貴的經驗,那便是“趁熱打鐵”以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課前預習、課上專注、課後思考”的學習習慣讓丁洋在繁重的課業面前也能遊刃有餘。在決定修讀副修課程之前,丁洋用課餘的時間研讀了很多心理學的教材和課外書,這種“興趣使然”的學習法讓他可以“跳脫”正常,産生不少獨特的個人見解,同時也為他之後修讀心理學課程打下了基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授人以漁,從UIC走向夢想</h1>

在PGCC當學生導師的經曆不僅推動了丁洋選擇副修應用心理學,也成為了大學期間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成就感的來源,不僅在于幫助學弟學妹取得理想成績,更重要還令自己和他們一起中尋獲了内心成長。

丁洋在講授專業知識之餘,還十分樂于分享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心路曆程與有益經驗,不僅幫助學弟學妹找到适合的學習方法,還引導了他們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甚至有的同學也在丁洋的影響下,立志以後也要從事教育工作。

“在這個‘授人以漁’過程中,我也明白了,要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單單是傳授專業知識,更要走進學生心裡,才能真正做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攜手收獲成長。”

U秀 | 丁洋:主修+副修,雙倍的努力離夢想更近博雅教育是一條認識自我的“捷徑”授人以漁,從UIC走向夢想

丁洋和UIC老師們

未來的一年裡,丁洋會在愛丁堡大學教育學院(兒童與青少年發展心理學方向)深造,并計劃系統地學習更多心理學知識,希望可以從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去深入了解心理學以及行為科學。

丁洋計劃畢業後回國投身教育事業,對此,他充滿期待:“我希望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為中國教育貢獻一臂之力。”

來源 | 新聞公關處

文字 | 廖秋娴

圖檔 | 受訪者提供

編輯 | 羅詩冰 高昕瑜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