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羅敷”為何成為古時美女的代名詞?不到20歲就有如此魄力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樂府詩《陌上桑》

秦羅敷,成長在河北邯鄲的17、18歲農家女子,在很多中國人的心目中,她都是“女神”的化身:貌美、賢惠、風姿綽約。

這位出現在1000多年前樂府詩集中的女子,如今沒有人見過她的模樣,卻給予了她最美好的祝願和想象,成為古時美女的代名詞。

一位以采桑為生的農家女,為何會有如此大的魅力?正如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名言:隻要你有一個好故事,就永遠不會被忘記。圍繞在“秦羅敷”這個名字的故事,從漢代至今為人們所傳頌,經曆了多次演變與豐富,卻始終不改其初衷,也從側面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性中高尚品質無差别的向往。

“秦羅敷”為何成為古時美女的代名詞?不到20歲就有如此魄力

“秦羅敷”最早出現在大名鼎鼎的漢代樂府詩《陌上桑》中,這首詩歌又被稱作《豔歌羅敷行》、《日出東南隅行》,講的是年輕的秦羅敷到城裡東南角去采桑,她的美貌被路過的使君趙王一眼相中,使君便問秦羅敷:咱們一起乘車如何?

在漢代,“乘車”是一種彰顯身份的出行行為、“高富帥”的象征,使君對秦羅敷的傾慕和觊觎之心隻一句話就展現的淋漓盡緻。

“秦羅敷”為何成為古時美女的代名詞?不到20歲就有如此魄力

秦羅敷當年雖然不足20歲,卻深知自己的美貌與男性的青睐,絕非隻有美貌的“傻白甜”。情急之下,秦羅敷勇敢直言:使君你好愚蠢!你已經有了妻子,而我羅敷也已經有了夫君。說完這句話,為了緩和緊張的氣氛,秦羅敷還向使君介紹了自己的丈夫:他在東邊做官,随從就有1000多人,聚會時菁英雲集,人人都誇我丈夫出色。

“秦羅敷”為何成為古時美女的代名詞?不到20歲就有如此魄力

使君聽到秦羅敷言辭拒絕,又在談笑間透露自己丈夫的“背景”,隻得悻悻作罷。農家采桑女急中生智、撫琴作詩歌婉拒高官,兼具美貌與忠貞、睿智與體面,這便是秦羅敷的人物标簽。

“秦羅敷”為何成為古時美女的代名詞?不到20歲就有如此魄力

在中國悠久的文學曆史中,秦羅敷的故事屢次被借鑒、發揚。漢代詩人辛延年的《羽林郎》可以被視為“秦羅敷母題”的變種:賣酒的胡姬性格柔中帶剛、言辭拒絕了一位權貴豪奴的調戲:

男兒愛後婦,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

如果說,《陌上桑》中秦羅敷的故事并沒有寫明結尾,以詩歌化解危機不過是人們美好的願望,那麼《羽林郎》裡的對話便更加直抒胸臆,說出了處于弱勢中的女性的心聲。

“秦羅敷”為何成為古時美女的代名詞?不到20歲就有如此魄力

舞蹈《羅敷行》

不論是《陌上桑》還是《羽林郎》,不論是采桑女還是賣酒女,人們喜愛、傾慕“秦羅敷”,甚至将她看作是美女與才女的代名詞,所推崇的都不過是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氣。

雖然古時女子的生活範圍很有限,眼界與閱曆也并不寬廣,但她們仍然可以如同孟子所說的“大丈夫”一樣,彰顯生命的尊嚴與體面,柔軟中帶着堅韌,卑微處依然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