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新賽季開賽前,上海男籃不僅在主帥的人選方面做出了新的調整,而且在球隊的引進方面也是毫不手軟,比如王哲林的加入,再加上富蘭克林的加盟,還有可蘭白克-馬坎等已經加盟的球員的狀态複蘇,以及郭昊文等年輕球員的逐漸成長成熟,都讓新賽季的上海男籃被球迷寄予厚望。新賽季的首戰,上海男籃也發揮出了應有的水準,打了一場漂亮和比賽,以120-94輕取天津男籃收獲開門紅。而在比賽當中,我們能感覺到李春江對于球隊所下的功夫,也在比賽程序當中得到了展現。至少從這場比賽當中,我們能感受到李春江的思路是對的,他對上海男籃的改造也造是成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不妨進行一個簡要的分析。

首先,上海男籃過去有超級外援弗雷戴特,那個時候他的打法就是一種個人英雄主義,或者就是講究球星政策。不管合理不合理,也不管其他隊友在怎樣的位置,反正隻要弗雷戴特想投籃,他就有無限開火權。這樣的比賽方式,成就了上海男籃,也傷害了上海男籃。因為這樣的打法往往需要個人極佳的手感來維持,而且還需要良好的體能做保障,同時在球員閱讀對方的防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以我們看到,前兩個賽季,哪怕有弗雷戴特,哪怕他依然可以拿高分,但是上海男籃卻在最後時刻失去了晉級季後賽的資格。
如今,當李春江執掌上海男籃的帥印時,我們能明顯感覺他對球隊最大的改造,就是依然會有投手機會,但是這種機會的獲得,一定是内外線穿插配合,或者互相掩護的結果,這也是李春江來到這支球隊,讓我們看到的最有意義的變化。因為内線有王哲林這種大個子的牽制,外線又有富蘭克林的組織,是以可蘭白克作為一個3D球員就有了充分的施展空間。他出色的三分手感也讓他貢獻全隊最高的21分。三分球更是9投7中,可以說成為了上海男籃最大的取勝功臣。
其次,之前的上海男籃,經常有一個問題,就是對于一些重點球員,使用時間過長,而一些邊緣角色,在球隊當中幾乎沒有太大的生存空間,是以球隊的首發陣容可能打得很好,可以換一批球員,場上就可以完全變成另一種樣子,不能在場上有穩定的輸出。而李春江來到球隊,而且隊中又有多名新援加盟之後,顯然現在上海男籃更講究首發陣容的配備要更加合理,同時輪換陣容也講究球員個人特點與整支球隊打法的吻合。這樣,上海男籃的首發陣容就變成了富蘭克林、劉铮、可蘭白克、任駿威和王哲林。而輪換陣容則以郭昊文、董瀚麟、袁堂文、羅漢琛、宗贊、李添榮為主,顯然這樣的輪換也會讓上海男籃在場上的第一個時間段都不至于過于被動。
第三,李春江在重用富蘭克林,給他充分信任和充足出場時間的同時,更講究球隊要有配合,而不過于去強調拼個人單打獨鬥的能力,這也讓富蘭克林充分保證了在場的所有時間内都能給球隊做貢獻。他出戰36分鐘,貢獻16分9籃闆13助攻,投籃10中6,三分球7中3,罰球1罰1中,這些都足以說明,當外援能在各個技術環節完美融入球隊時,遠比讓他們個人在場上一個人發揮,而其他球員都在場上做來回折返跑要強得多。本場上海男籃全隊12人出戰,12人得分,并有5人得分上雙(其中富林克林16分,可蘭白克21分,王哲林18分,郭昊文12分,任駿威14分),就是依靠團隊打球,而不過度依賴外援的最好證明。期待着上海男籃能在李春江的帶領下,有更好的發揮,向着他們的四強目标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