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迷認為陳夢真的比較幸運,用幸運來概括陳夢的職業生涯也是很恰當的。觀看陳夢職業生涯的中前期,一直是屬于一個邊緣主力選手,從來不是國乒的領軍選手。陳夢跟比自己年齡還小的朱雨玲相比,也一直落在了後面。
就像陳夢去年獲得世界杯冠軍之後,在采訪中表示,自己感覺東京奧運會一開始離自己挺遙遠的,因為在自己前面還有好多人。也就是說東京奧運會周期一開始,陳夢并不占任何優勢。

這絕對不是說教練組對陳夢不夠重視,2017年亞錦賽女單決賽,平野美宇一串三擊敗了丁甯、朱雨玲、陳夢,作為最後一道關卡的陳夢沒有守住這個冠軍。是以說想要獲得當時國乒教練組的重視,是很困難的,因為當時這場比賽影響力太大了。
可能正是因為在這種大型賽事,陳夢的表現不佳,直到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團體賽以及單打的比賽,陳夢對陣的都是世界排名沒有進入前十位的選手。而且在奧運會團體賽決賽這麼重大賽事,教練組沒有冒險讓陳夢去出任第一單打,或許就跟陳夢之前的成績有關。
但是這絲毫不妨礙陳夢獲得大賽冠軍,很多球迷認為陳夢真是顯得很幸運。如果沒有伊藤美誠的崛起,陳夢想要趕超劉詩雯、丁甯、朱雨玲這三個主力選手,困難重重。正是由于外力作用,改變了國乒教練組奧運會的排兵布陣。
這也使得陳夢在職業生涯的尾聲階段迎來了爆發,如果奧運會沒有延期的話,相信陳夢想要拿到奧運會女單冠軍,還是個未知數。但是奧運會的突然延期,反而使得陳夢的職業生涯柳暗花明。
奧運會延期之前,陳夢職業生涯從來沒拿過大賽冠軍。可是奧運會一延期之後,陳夢拿大賽冠軍拿到手軟,突然性的大爆發。這讓許多球迷都産生了不适應,因為奧運會延期之前的陳夢,一直不被球迷所認可,畢竟陳夢職業生涯從來沒有拿過大賽冠軍。
奧運會延期之前的陳夢,是最不被國乒球迷所看好的一位。那時的劉詩雯是奧運會單打奪冠的熱門人選,甚至于後起之秀孫穎莎大有後來居上之勢。那時的陳夢壓力很大,2019年更是成為了輸外戰最多的主力選手。
可很多時候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先是奧運會延期,接着劉詩雯長達近一年的時間沒有參加任何比賽,丁甯也進入了隐退狀态。這樣一來教練組必須要在主力選手當中,重新挑選一個領軍選手。毫無疑問,陳夢的年齡決定了陳夢的位置。
球迷試想一下,如果現在是最年輕的孫穎莎成為領軍選手,那朱雨玲跟陳夢這兩個年齡大的主力選手,将怎樣确定位置,确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意味着這些年齡大的選手要淘汰了。
球迷還别不這麼認為,現在球迷一看到劉詩雯,再對比一下王曼昱和孫穎莎。在球迷的内心深處,就不覺着劉詩雯是不可或缺的選手了。因為這兩個年輕選手在奧運會的比賽表現,說明了一切問題。
是以說劉詩雯即使不參加世乒賽,也沒有多少球迷會覺得這次國乒會丢掉冠軍。這就是因為年輕選手崛起了之後,老将其實就算去參賽了,在球迷看來反而占用了年輕選手的比賽資源,老将也并非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球迷就應該清楚為何陳夢崛起速度這麼快了。能夠獲得大賽冠軍,對陳夢來說是好事情。同時陳夢獲得大賽冠軍的過程,也引起了球迷的質疑。主要原因就在于陳夢在大賽擊敗的外戰對手,世界排名普遍偏低。
不管是奧運會還是世界杯的比賽,陳夢擊敗的外戰對手,大多數世界排名都是20位之後的選手,排名進入前10位的選手一個也沒有。陳夢的粉絲對此的解釋是因為碰不到,很顯然這是缺乏分析性的。
粉絲一句碰不到就想完全解釋清楚這個問題,也是不客觀的。那排名世界第一的陳夢沒有遇到強敵,孫穎莎世界排名第二,排名也不低呀,為什麼總是能夠在大賽遇到強敵?孫穎莎可不僅僅隻是擊敗伊藤美誠這麼簡單,遇到的其他外協對手也很強。
這隻能說陳夢抽到了一個好的單打分組,但是如果多次大賽出現好的抽簽分組,就存在人為因素了。因為沒有這麼高的機率,隻能用人為因素來解釋這些巧合性。是以孫穎莎才留給了球迷掃雷者的印象,因為實在是太巧了,巧到無巧不成書。
不可能每一次大賽,所有外協選手排名高的,都願自動跟孫穎莎分到單打同一半區吧?這些外戰對手難道不知道孫穎莎實力很強嗎?正是由于醬油到排名靠前的選手,不自然的孫穎莎在外戰成了核心選手。
反而是陳夢雖然拿到大賽冠軍,但外戰确實沒有發揮出核心選手的實際作用。因為奧運會團體賽真正的核心選手都會出任第一單打,比如說男乒的樊振東、張本智和、女乒伊藤美誠、韓瑩、鄭怡靜、杜凱琹等人。
不得不說陳夢确實比較奇怪,是國乒一個現象級的選手。雖然沒有在外戰當中發揮核心主力作用,但不是核心卻勝似核心,因為總能拿到最終的單打冠軍呀!不知道廣大的球迷朋友怎麼看,歡迎留言讨論。關注二郎神侃球,帶給你不一樣的人生感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