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友善面逆勢生長 你對它還有偏見嗎?

作者:光明網

尼爾森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友善面行業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6%,銷售額同比增長11.5%。疫情“宅經濟”的作用下,人們将以往對友善面的不信任感抛諸腦後,轉而發現了它的“可愛”之處。而友善面本身,也給消費者帶來驚喜。什麼時候友善面也有真實手擀面的味道了?曾經漸漸淡出正經曆消費更新的人們視野中的友善面帶着越來越先進的制作工藝回來了。擺到餐桌上,你可能不相信這是友善食品。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的沈群教授表示,後疫情時代的消費模式無疑會給友善面産業注入新的動力,友善面将會作為一種健康的友善主食長期活躍在人們的餐桌上。

友善面的制作原料棕榈油

你對它還有偏見嗎?

很長一段時間裡,友善面幾乎與垃圾食品畫上了等号。特别是人們對炸制友善面餅的棕榈油衆說紛纭,有人說吃棕榈油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還有人說美國和歐盟都聯合抵制棕榈油,肯定有問題。

專家早就肯定棕榈油和其他植物油一樣可靠。中國在2020年成為了棕榈油進口的第一大國,占市場總量的20%。在生活中,棕榈油的應用處處可見。油炸友善面、油炸薯條、油炸雞塊,有時也用來制作人造奶油、起酥油及清真食品。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為500~700毫克/千克)和維生素E(為500~800毫克/千克),食用價值較高。由于棕榈油隻含有适量的油酸、微量的亞油酸和多種天然抗氧化劑,是炸制友善面餅的不二選擇。

消費者對棕榈油印象變壞始于20世紀80年代,那時,美國大豆油市場受到了馬來西亞進口廉價棕榈油的沖擊,為保護本土市場,美國大豆協會提出“棕榈油有損人體健康,應拒之國門之外”的概念,并大力宣揚。其理由是棕榈油含有高達50%以上的飽和脂肪酸,會明顯升高血膽固醇濃度。馬來西亞為維護棕榈油聲譽不甘示弱,立即成立了棕榈油研究所,重金聘請來自9個國家的50名專家進行棕榈油的營養及健康試驗。在随後召開的國際棕榈油會議“營養與健康”組上,專家和教授們的全方位研究結果表明:棕榈油中的飽和酸(主要是棕榈酸)對血膽固醇濃度呈“中立”狀态。試驗說明,含有的約10%的煙油酸,具有特殊的分子(甘三脂)結構,含有豐富的伴随物(生育酚50毫克/100克;生育三烯酚70毫克/100克;β-胡蘿蔔素45毫克/100克)等成分,它們的綜合生理效能使棕榈油在衆多熱帶植物油脂中脫穎而出——不僅不會使血膽固醇濃度上升,還能抑制乳腺癌等的發生。

不僅如此,棕榈油容易為人體所吸收,是人類良好的、有益的能量來源。棕榈油與其他油類不同之處在于它含有40%~47%的棕榈酸成分,能增加人體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預防血管疾病。此外,棕榈油是維生素E的來源,精煉後的棕榈油含有360~600毫克/千克的維生素E,可防止細胞老化及動脈硬化,并可降低血糖中膽固醇含量。棕榈油也是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的豐富來源。是以,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來講,棕榈油乃是一種天然保健型油品。

軟罐頭技術帶來真實口感

保留更多營養素

如今的友善食品,動辄就有五六包配料。友善粉絲類的螺蛳粉,配料從固體到液體,大包小包很有儀式感。主打還原食材本味的高端友善面,有保留肉絲質感的大肉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的沈群教授介紹,每一次友善面口味和顔值更新的背後,都是食品科學技術的進步。

廠家将“軟罐頭”技術應用到友善面消費更新中,對厭倦了脫水蔬菜和凍幹肉的消費者來說,能在友善面裡吃到貨真價實的肉,無疑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軟罐頭”,顧名思義,與剛性罐頭有着類似的加工原理和方法,隻不過包裝容器是柔軟的。高溫殺菌後的内容物儲存在複合薄膜内,與剛性罐頭相比,更利于組裝售賣和攜帶。同時,軟罐頭的複合薄膜的包裝具有傳熱快的特性,大大保留了食材顔值和口感。而在快速高溫殺菌程式中,内容物營養素很少受到破壞,和凍幹肉相比,營養價值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除了配料内容物的創新,友善面廠家也一直追求面條口感的完美,友善面的面餅通常被一層保鮮膜包裹、不透明的花裡胡哨的包裝袋也更具有遮光性。

友善面帶來的不僅有“安全感”

還有安慰感

疫情隔離期間友善面銷量的猛增,足以見得人們在這種必須足不出戶的特殊時刻對友善面的需求和依賴。當接觸被隔絕,友善面提供了食物的安全感。

在烹饪友善面的方法上,用開水泡隻是最基礎的一種。放眼各大視訊網站,教人如何将友善面做成“吃不起的樣子”的視訊比比皆是。煮完再炒、加入豐富的新鮮時蔬、肉類作為配料,或者作為主食放進麻辣拌、部隊鍋,等待片刻,友善面總能帶來溫馨的享受。中國人對面條的眷戀似乎超過了其他主食,這個曆史超過3000年的食物總是變着花樣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友善面融合現代科技和飲食傳統,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

沈群教授建議,為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烹饪友善面時加入新鮮蔬菜、肉類是不錯的選擇。退一步講,友善面産品中自帶的配料越來越能滿足消費者的營養需求,進一步說,在烹調友善面的過程中加入新鮮蔬菜、肉類,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也并不是難事。

文/李潤珂

來源: 北京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