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隻鳳頭鸊鷉将水草作為信物送給對方
尋找領地、水面蹲守、發現目标飛撲上去、互相打量、跳舞求愛、交換信物、攜手歸家、選址築巢……近日,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在房山拒馬河一帶監測水鳥,拍攝下了鳳頭鸊鷉(pì tī)求偶全過程。
起初,一隻雄性的鳳頭鸊鷉吃飽喝足了,在一片蘆葦蕩前遊動,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領地,找到了之後,就要守住這個領地。随後,這隻鳳頭鸊鷉一動不動蜷在一起,在蘆葦前面的水域上休息。
“鳳頭鸊鷉是夏候鳥。在北京的各大公園裡,隻要水域比較寬廣、有蘆葦的地方,就會有鳳頭鸊鷉。夏候鳥到了北京之後就開始求偶了,北京是它們的繁殖地。”李理介紹,“我們一直在監測它們,拍下了很有意思的求偶過程。”
緊接着,前方有雌鳥出現,雄鳥從蘆葦蕩前遊出來,朝着雌鳥的方向飛奔而去。“它生怕雌鳥被别的雄鳥發現搶走了,是以連跑帶飛地撲了過去。”李理笑着說。
兩隻鳥見面後,互相問候一下,便圍着彼此轉圈,互相審視互相欣賞。而雄鳥則努力把自己最漂亮的一面展現給雌鳥看,高興了還張口嘴發出鳴叫。彼此相中了,兩隻鳥雙雙潛下水去,從水底叼出一些水草,作為信物,送給對方。
“雙方彼此看上了,都拿到信物了,興奮勁也上來了,就開始踩水。鳳頭鸊鷉是半蹼,不像鴨子腳蹼全連上。它們踩水的時候,像水上芭蕾演員一樣,一邊踩水,一邊搖頭。好像在說,我喜歡你,我喜歡你!”李理介紹道,鳳頭鸊鷉的頭上有兩撮冠羽,脖子上也有很美的羽毛,一甩頭,毛就會動,看上去非常漂亮。伴随着搖頭踩水,求偶舞蹈進入了高潮。
跳得差不多了,雌鳥就跟着雄鳥回家。“回到雄鳥的領地以後,還要找地方搭巢,得找雌鳥看上的地方。”李理對記者說,鳳頭鸊鷉喜歡用浮巢,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波動。為了防止漂走,要先找幾根生長得比較好的蘆葦作為固定,然後再開始在附近找樹枝、蘆葦,搭建巢穴。
“鳳頭鸊鷉在北京的水域越來越多,市民們看到會搖頭、會踩水的鳥,就是鳳頭鸊鷉了。”李理告訴記者,鳳頭鸊鷉求偶,有的兩三天能成,有的一天能成,而拍攝到的這對半天就“閃婚”了。“人類有人類的審美,野生動物有野生動物的審美。我們不要互相打擾,要互相尊重對方,保持安全的距離,與自然共生。”
本報記者 于麗爽 李理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