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翔古鎮,街河并行,商賈雲集,文化昌盛

作者:汗青影視

南翔古鎮,位于上海市西北,嘉定區的東南角。古鎮曆史悠久,至今有1500多年。因境内有上、中、下三條槎浦,古名槎溪。南朝梁天監四年,建白鶴南翔寺,因寺成鎮,遂名南翔。南朝迄唐宋,先後隸屬婁縣和昆山縣,南宋嘉定十年置嘉定縣,改隸至1992年,同年10月嘉定撤縣建區,今為區屬鎮。

南翔古鎮,街河并行,商賈雲集,文化昌盛

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賜名雲翔寺,南翔寺改名雲翔寺。由于地處戰略要塞,幾經戰火,寺廟盡毀,一對梁代建造的磚塔得以保留至今。為了保護古鎮古迹,當地政府于1998年,在古寺廟遺址往西一處空地上,仿建了雲翔寺。

南翔古鎮,街河并行,商賈雲集,文化昌盛

小橋流水,寬窄石闆路,南翔古鎮以江南水鄉的精緻靈巧示人,留下了很多古迹。雙塔自不必說,塔前還有一古井。古井是2008年清理出土,并安裝了保護措施。古鎮内還有古猗園和檀園兩座園林。

宋元時期,南翔商業就已經是全縣之冠。明清時期,以織棉為主,紡織為副業,徽商雲集,是江南一大棉布貿易中心,百貨發達。到了清末明初,鎮内大街12條,小弄41條。河道交錯,向四外延伸。大小商店400多家,一天有清晨和午後兩次集市,素以發達的工商業著稱,是嘉定縣南部的經濟中心。較為出名且留存至今的有仁心堂藥店、日華軒小籠包店、協記綢布店、萬隆布莊、西複興酒菜館寶康醬園等。

南翔古鎮,街河并行,商賈雲集,文化昌盛

南翔古鎮,人文荟萃。出進士34人,舉人57人。明清兩代湧現了一批知名人士,重臣名宦。還有陸延燦、李流芳、程庭鹭等學者和書畫工藝美術家,以及當代國畫大師陸俨少。這裡還有很多名門望族,如源遠流長的陸姓,南翔大姓張氏,文化世家李氏等。

一方鄉境一方俗,由于在明清時期南翔社會經濟和文化經濟十分發達,這裡造就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産,如刷線棉布、南翔小籠等都遠近聞名。這裡的竹刻藝術發達,四百多年來走出了很多竹刻大家。

南翔古鎮,街河并行,商賈雲集,文化昌盛。

感謝您的收看,汗青影視

本文視訊作品:南翔古鎮,街河并行,商賈雲集,文化昌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