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冬季,并不是櫻桃采摘的季節,而在房縣八裡旺櫻桃園裡,記者卻依然看到一群人忙碌的身影。
一道道山坡上,整齊青翠的櫻桃林随風搖曳。11月份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百名優秀學員”扶貧先鋒榮譽的八裡旺櫻桃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李建明一邊走進櫻桃示範園,一邊和市人社局駐村工作隊就櫻桃樹的冬季水肥保持、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及示範園建設現場探讨交流。

櫻桃采摘期短,極易受到天氣影響,是典型的靠天吃飯的産業。眼前是一百多畝長勢喜人的大櫻桃林,經過短短的兩年時間,明年将要挂果。
市人社局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曾憲鋒欣喜的同時也流露着一份擔憂,他說:“要想村民不受市場,天氣等因素的波動,我們下一步結合鄉村振興工作,一定要在櫻桃深加工,櫻桃品質更新,櫻桃種植規模這三方面進行配套完善”。
曾憲鋒介紹,乘時下不忙季節,工作隊一班人正在研究櫻桃深加工與開發方向,把櫻桃制成罐頭、果酒、果汁、果脯、果醬等。延伸産業鍊條,抵禦市場風險,保護農民利益最大化。積極争取資金支援,完善示範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品種改良,提升櫻桃品質,調整品種結構,優化區域布局。繼續加大扶貧力度,持續鞏固扶貧效果,實作幫扶不松勁,脫貧不脫鈎。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共同邁向全面小康。
駐村工作已經整整六年,由于受痛風的折磨,導緻曾憲鋒走路一瘸一拐。機關上司群組織部門也曾多次找到曾憲鋒談話,問他有什麼要求和打算,曾憲鋒說:“隻要機關需要,組織上需要,我還是會繼續留下來”
據了解,2014年,八裡村被列為省級重點貧困村。市人社局工作隊進駐以來,在扶貧攻堅這場戰役中,始終牽緊“産業扶貧”這個“牛鼻子”,市人社局駐村工作隊和鎮村經過考察調研,決定把櫻桃産業定為該村主打産業,累計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建設櫻桃産業園,改造修建産業路,組織開展技術教育訓練,建設電商物流中心。出台“211”獎補政策,即發展櫻桃每戶補助啟動資金2000元,後面每年補1000元,脫貧時再獎1000元。
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8戶407人,515戶人家家房前屋後種櫻桃,八裡村靠發展櫻桃、農家樂等相關産業,村民兜裡的“錢袋子”鼓了起來,靠櫻桃産産實作年收入一二十萬元的農戶有幾十家,馮家洪和李建明等大戶,年收入已超過百萬元。
2016年,該村在全縣率先脫貧出列。
目前,八裡村櫻桃面積已達萬畝。據了解,今年八裡村櫻桃實作綜合收入達億元,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年年攀升。(劉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