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嶽飛是中國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的愛國情懷和英雄氣概一直被後人所景仰。然而,我國西北甘肅省平涼市泾川縣有個5000多人的村莊——完顔村,至今保留着三條祖訓:一是禁止觀賞與嶽飛有關的文藝作品,包括各種小說和影視劇,二是禁止同姓同族人結婚,三是禁止任何外人踏入完顔氏祠堂。

不看不談嶽飛,完顔村的人為什麼如此抵制嶽飛呢?原來背後隐藏驚天大秘密。
解開謎團,我們先來簡單地溫顧一下當年那段曆史。
當年因為南宋時期皇帝昏庸無道,不安分的金國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經常進入侵犯。金國南侵的大将名叫金兀術。
金兀術原名完顔宗弼,他骁勇善戰,是個擁有文韬武略的人,是金國的開國元勳,卻是北宋的侵略者。他因為在侵略北宋的過程中屢立戰功,是金國的“英雄”。
而南宋也不是沒有人才,嶽飛便是其中一位。
嶽飛自幼習得一身武藝,19歲時投軍抗遼。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嶽飛更是為了保家為國,與金軍展開厮殺,多次大獲全勝。是以,嶽飛成了抗金名将。
就這樣,金兀術和嶽飛成了死對手。
1129年,金将兀術率金軍再次南侵,抗金将領杜充率軍棄開封南逃,金兀術率軍窮追,杜充最後竟然選擇了投降。之後,金兀術揮師繼續南下,宋高宗被迫流亡海上。
危急時刻,嶽飛挺身而出,率軍和金兀術決一死戰。結果兩軍對戰,嶽飛的大軍竟然六戰六捷,成功阻止了金兵的進軍步伐。
待到第二年時,嶽飛更是在牛頭山設伏,大破金兀術,收複建康,金軍被迫北撤。
後來,嶽飛打得金兀術節節敗退,收複失地指日可待。嶽飛激動地對諸将說“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然而,他的很快遭遇當頭一棒,宋高宗和秦桧一心求和,連發十二道金字牌班師诏,指令嶽飛退兵。回朝後,便被解除了兵權。
而宋高宗在派秦桧向金求和時,金兀術提出了一個要求,6個字:“必殺飛,始可和”。最終,秦桧在宋高宗的授意下,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嶽飛。
嶽飛死後,宋金議和成功,之後野心勃勃的金兀術獨掌金國朝政,其子完顔亨也被封為芮王。然而,金兀術也沒有享受多久清福,公元1148年,金兀術病死。
金兀術死後,海陵王完顔亮篡位,對完顔亨非常猜忌。而完顔亨全然不知,甚至完顔亮送給完顔亨一把良弓後,完顔亨竟然說弓太軟,根本就不能使用。完顔亮聽後,派人買通了完顔亨府上的一名仆人,指使仆人誣告完顔亨謀反。于是海陵王完顔亮将完顔亨逮捕并痛下殺手。
完顔亨死後,他的家屬也遭到了陷害,是以一部分家屬為了活命,帶着完顔亨的骨灰逃到了金兀術舊部留守的安定,即今天的甘肅泾川縣。并且将完顔亨安葬在了這裡,因完顔亨生前為芮王,是以完顔亨的墓葬也被成為“芮王墓”。
據《金史》記載,金國四皇子金兀術之子完顔亨,自幼随父征戰,智勇雙全,在金熙宗時期官至一品,封芮王。但金兀術長兄宗幹之子海陵王完顔亮因未能繼承大統而心懷怨恨,海陵王在金兀術死後弑熙宗而篡位。
如今完顔村的村民并非全是守陵人的後裔,在完顔亨遷葬至泾川的五十年前,泾川已經居住着完顔家族的将士。完顔亨遷葬到泾川六十多年後,在河南蔡州被殺的金國末代皇帝完顔承麟的靈柩也被守陵人遷葬到此。
也就是說,完顔村的完顔後裔是由這三次遷徙形成的。據泾川縣志記載,說泾川的完顔氏,是女真人的後裔,是末帝後裔西逃至此形成。
八百多年來,完顔後裔基本上已融入當地的文化,但還是存在一些特有的習俗。而金國的滅亡後,為了避免迫害,一直隐姓埋名,并且自稱漢人。此後,他們不斷與當地漢族融合,而且也在學習漢族的農耕技術,逐漸被漢人同化。
清朝入主中原後,由于滿族自認為自己是金國女真後裔,是以這裡的完顔氏也逐漸改回了原來的姓氏。據悉,因為“認祖歸宗”後,這座不起眼的村落,清政府賜予了他們2000畝的官地,而且每年隻需要交納50兩不到的稅銀。其他的稅收全部沒有,可以自由支配,是以完顔村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如今,純血脈的完顔後人已經找不到,而随着當地旅遊産業的興起,這裡的曆史遺迹逐漸商業化,是以完顔村的三大祖訓現在也開始松動,有逐漸被摒棄的趨勢。而參觀的人也可以随意遊覽祠堂,要知道那座祠堂見證了村子800多年的發展曆史,也代表着這座村子曾經是皇族的後人,更代表着那斷剪不斷理還亂的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