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代夜郎郡
秦滅六國,将郡縣制推廣到全國,興義屬夜郎郡。
西漢益州牂牁郡
漢承秦制,實行郡國并行的行政制度,并且在郡縣制基礎上增設州牧(刺史部),興義屬益州牂牁郡。
東漢益州牂牁郡
東漢時,興義仍屬益州牂牁郡。
三國益州興古郡
三國時,興義屬實力最弱的蜀漢政權,屬蜀漢益州興古郡,地名漢興。
西晉甯州興古郡
西晉時,南北短暫統一,興義屬甯州興古郡,地名漢興。
南齊甯州南興
南北朝時期,行政區劃與地名有很大變動,南齊時興義屬甯州,地名南興。
隋南甯州總管府
隋代再次完成統一,重新實行郡縣兩級行政,興義屬南甯州總管府。
唐劍南道戎州盤州
唐代時,在郡縣基礎上增設道級行政區,實行道州縣行政管理,興義屬劍南道戎州,地名盤州。
北宋廣南西路自杞
北宋時,實行路州縣三級行政,興義屬廣南西路自杞。
南宋廣南西路自杞
南宋時,秦嶺淮河以北領土丢失,興義屬廣南西路,地名自杞。
元雲南曲靖宣慰司普安路
元代時實行行中書省制度,興義屬雲南行省曲靖宣慰司普安路。
明貴州普安州
明代調整行省邊界,興義屬貴州省普安州,地名黃草壩營。
清貴州興義府
清代初期,在西南地區推行“改土歸流”,加強對西南地區的控制,興義屬貴州省興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