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軍是和萬歲軍第三十八軍齊名的一個王牌軍。這個軍是誰帶出來的?是一個英雄的群體。大體來說,有三位将軍。第一位是軍長劉震上将,第二位是軍政委吳信泉中将,第三位是政治部主任李雪三中将。
曆史驚人地巧合,這三位并不是同一年出生的将軍,好像約定好的一樣,竟然在同一年逝世。他們一走,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遺憾。
先說第一位逝世的吧,軍政委吳信泉中将,湖南平江人。吳信泉是湖南平江人,彭老總的老部下,參加過平江起義。在後來的革命曆史中,吳信泉長期擔任劉震的部下。

(吳信泉和劉震)
從八路軍344旅開始,到新四軍第三師,再到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最後是第三十九軍,吳信泉始終和劉震并肩作戰,風雨同舟,劉震擔任三十九軍軍長的時候,吳信泉是政委,劉震改任空軍職務,吳信泉接任軍長,帶領第三十九軍入朝作戰。
在北韓戰場,第三十九軍打得非常好,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超過了第三十八軍,最先解放北韓首都平壤的是第三十九軍,最先進入南韓首都漢城的也是第三十九軍。就憑這兩件功勞,吳信泉足以威震北韓半島。
1955年,吳信泉被授開國中将,1992年4月,吳信泉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在吳信泉逝世4個月後,他的老首長、老戰友劉震也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前排最右邊是劉震)
劉震是湖北孝昌人,他是第三十九軍的靈魂。這位紅二十五軍走出來的猛将,帶着第三十九軍從東北,馬不停蹄,一直打到了廣西鎮南關,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隻有40歲的劉震是最年輕的開國上将之一,他聰明好學,帶出了王牌的陸軍,建國後改行當了空軍,成為最優秀的空軍将領之一,擔任過空軍副司令員,志願軍空軍司令員。
1992年12月,劉震逝世4個月後,開國中将李雪三在北京逝世。李雪三是誰?相對來說,他沒有劉震和吳信泉的名氣大,他長期做政治工作。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成立,李雪三還是一位師政委,到第三十九軍成立,李雪三升任軍政治部主任,成為劉震和吳信泉的得力助手。
(李雪三中将)
作為第三十九軍的首長,李雪三晚年,和劉震、吳信泉一起牽頭,組織編寫第三十九軍的光輝軍史。可是,随着吳信泉、劉震的先後逝世,這部軍史仍然沒能問世。
李雪三非常着急,1992年7月,李雪三昏迷住進了醫院,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問,什麼時候召開軍史座談會?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李雪三提筆寫下了遺言:
三十九軍軍史沒有搞起來,一直是我們三位老同志心中的大事,現在吳、劉都已先走,我拜托你們一定要編好這部軍史。可惜的是,李雪三不久也逝世了,他也沒能看到三十九軍軍史問世,這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