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日軍重兵最後猛攻</h1>
鏖戰月餘,第十軍鐵血防守,屢挫強敵,打的東條英機内閣被迫倒台。新内閣迫切需要日軍11軍迅速攻占衡陽,重振士氣。戰前預估最多3天拿下衡陽的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已經坐不住了,來到衡陽前線親自指揮。日軍采取的措施是除原有的第68、第116師團外,指令第58師團一部(配備加農炮、榴彈炮各3)重新加入對衡陽西北及北方的進攻。第40師團及第13師團亦各抽調一部分兵力投入對衡陽的攻擊。此外,第34、第27、第3師團也分别受命南下,參加即将到來的第3次對衡陽的總攻擊。經過将外圍阻援日軍抽調,第三次總攻日軍兵力達5個師團,并配屬大炮100門,總兵力在10萬上下。

日軍炮兵陣地
日軍大規模補充戰力,處于包圍圈中的第十軍卻已經快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炮彈基本打光,斷糧缺藥,全部雜役,醫務兵,炊事兵,警衛部隊全部投入前線戰鬥。
第三次總共其實已經沒有懸念,如果援軍不至,衡陽陷落就在眼前!
8月4日日軍畢其功于一役,發動規模空前的進攻,重炮撕裂空氣砸向守軍,步兵洪水般湧來,第十軍将士靠步槍手榴彈拼死防守予敵大量殺傷。
進攻中一個傷兵站落入日軍手中,近千全部失去行動能力的重傷員慘遭屠殺!
随着慘烈戰鬥的進行,很快預10師全體傷亡殆盡,其第30團第1營已戰至20餘人;該師陣地改由第3師接替。五桂嶺,天馬山,嶽屏山等高地争奪戰空前慘烈,第7,第9兩團長負傷,官兵傷亡更重。日軍亦同樣死傷慘重,第116師團第109聯隊就有3個大隊長被國軍擊斃;1944年8月6日,在嶽屏山戰鬥中;第68師團第57旅團長志摩源吉少将被國軍狙擊手一槍爆頭,當地斃命。58師團在武漢特别訓練的手榴彈榮譽投彈手全部傷亡。
但此時減員嚴重的“泰山軍”無論如何扛不住泰山壓頂的進攻,8月6日58師團從城北突入城垣。以往日軍一但一角突破,守軍往往全盤崩潰,但第十軍人人抱必死之心寸土不讓,打起了更激烈的巷戰。日軍也形容“且抗拒益形激烈”。
管中窺豹,西禅寺的争奪就可看出每個角落低層官兵抵抗之堅決。西禅寺是位置極其重要的陣地,陣地在日軍攻占我方逆襲的過程中多次易手。時任第五軍戰車防衛炮營四連連長楊光榮曾主動請纓逆襲已經被日軍攻占的西禅寺。他帶着由衛生兵、炊事兵、軍械兵和之前撤下來一連的十幾個人,30多人在夜色下摸到西禅寺外。楊連長将30多弟兄分成3組,所有人帽子反戴避免誤傷,自己帶兩個組先上,剩一個組作為預備隊在後。首先翻牆進去的兩人驚動了哨兵,一聲槍響後,雙方四下裡槍聲響起一片,很快就肉搏在一起。楊連長和一個日軍隊長扭抱在一起,一名日軍挺着刺刀向他刺來,生死關頭帶去的一名營部軍械兵一槍托砸向日軍,兩支槍都砸損壞了,随後軍械兵和那名日軍肉搏中用手榴彈砸開日軍腦袋,随後幫助楊連長解決了日軍隊長。緊接着預備對翻牆進來,凄慘的月光下一群人大喊一聲“殺”,日軍看到援軍進來,不知道反攻守軍到底有多少,瞬間就動搖了後退,中國軍人更加勇猛沖殺,最終西禅寺又被收複!
作為第五軍人員,曾在緬北叢林野人山九死一生,一個月前他們作為援軍來到衡陽,如今和第十軍一起孤軍血戰40多天,卻等不來一個援軍!
<h1 class="pgc-h-arrow-right">始終等不到的援軍</h1>
蔣介石曾和方先覺約定,當方實在守不住時,可以給他發兩字密電,48小時内援軍必至。然而在方先覺數次發出密電後,始終等不到援軍!
由于衡陽戰局蔣介石十分關注,國軍其他各部在湘桂路及衡陽城外圍先後投入超過8個軍,不下10萬人。
主要救援力量分三個方向,東面是薛嶽指揮的第九戰區長沙敗退的20、58軍等,西面是62、79軍,西北自常德方向增援來的73、74,99 ,100軍。 蔣介石數次電令國軍外圍部隊全力破圍衡陽,國軍參戰各部不斷與日軍交火,雨母山,尖鋒山,雞籠山等高地均幾度易手。7月18日,第十軍原任軍長李玉堂将軍為了救出自己的老部隊,親臨第62軍軍部督戰,指揮其一部攻至離城僅5公裡處,并攻克雨母山高地。20日,又以3個營成功克複衡陽火車南站。但日軍随即發起反擊,第62軍彈藥告罄潰退;此後再無法與城内守軍聯系。第62軍傷亡慘重,副團長以上軍官多名殉國,攻擊尖鋒山高地的1個營也全部殉難。日軍亦付出慘重損失,在國軍連日攻擊和中美空軍轟擊下,日軍第40師團第234聯隊全部中隊最少僅剩3人,最多也隻有24人。國軍援軍與日軍阻擊部隊40師團,在衡陽郊外形成對峙狀态。但最終均未成功破圍。
從各路援軍作戰過程來看,東面長沙敗退的第9戰區各部殘軍面對11軍在左翼的精銳第13和第3師團自保已經比較困難,增援破圍衡陽基本就是天方夜譚了。西北面24集團王耀武所部4個軍,特别74軍為國軍頭号主力,戰鬥力最強,但一是距離衡陽距離最遠,二是作戰積極性有未盡全力之感。隻有西路62軍和79軍距離衡陽最近,在蔣介石嚴令和李玉堂親自督戰下幾盡全力,到這兩軍能力有限,犧牲巨大後離衡陽守軍近在咫尺但終究撤退沒能解圍!
戰力最強的74軍
8月2日,第十軍特務營營長曹華亭被緊急召進軍部,這員猛将奉命率領150人突擊隊沖出重圍到城外五裡亭接應援軍。曹營長殺出重圍到達五裡亭,62軍援軍卻已經撤退了,這可能是衡陽保衛戰最遺憾的地方!如果62軍稍微晚點撤退,或許就能與第十軍接應部隊彙合,隻要能沖進城一個團,對于加強衡陽防守力量,特别對堅定守軍固守信心都将産生不可估量的影響!衡陽隻要能多守1到3天,整個戰局很有可能發生大逆轉。既日軍久攻不下頓兵堅城,外圍遭重兵側擊,空中遭中美聯合空軍轟炸,物資消耗補給困難,最終向長沙後撤,國軍再沿途阻截和尾擊,或許又會是一次類似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大捷”。然而近在咫尺的接應也沒能看到援軍影子,曹華亭部本已突出重圍本可趁機離開危城衡陽,但他率衆一個回馬槍又殺回去了。再沖回衡陽150人僅剩15人!
衡陽城淪陷次日,衡陽西北方就出現了國軍機械化部隊46軍。而日軍連日血戰,面對配有坦克的46軍,日軍承認攻城部隊已有些許動搖。但衡陽已陷,日軍沒有後顧之憂,重新調整部署,集中兵力圍殲外圍國軍。國軍各外圍部隊未做出及時調整,一度陷入被動挨打局面。王甲本第79軍,戰至8月8日第10軍投降才撤出戰鬥。1944年9月7日,其軍部在冷水灘遭遇日軍精銳第13師團小股部隊偷襲。王甲本親率警衛部隊反攻,在擊斃數名日寇後;死在日軍刺刀下壯烈殉國。
曆經大戰的王甲本将軍
在第十軍低層官兵在危局中苦戰之際,軍師長等高層軍官的内心一直在痛苦的煎熬,望眼欲穿的援軍始終不見,傷兵滿營城破再即,戰至一兵一卒甯死不降?還是放棄軍人榮譽和民族氣節盡力保全殘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