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瘋狂失誤進攻胡來!後衛差根源非年輕,女籃以男籃習慣的方式出局

小組賽連續戰勝世界第二的澳洲和世界第六的比利時,成為了淘汰賽抽簽時的一号種子,卻在8強抽到了下半區實力最強的塞爾維亞,還和二号種子美國隊分在一個半區;當中國女籃抽到了一條死亡晉級路線,或許結局就已經注定!隻是末節領先9分被翻盤的方式,還是讓各方有些難以接受。

瘋狂失誤進攻胡來!後衛差根源非年輕,女籃以男籃習慣的方式出局

讓中國、塞爾維亞、美國分在一個半區,且中國打塞爾維亞這場還被安排在中原標準時間早晨9點打,著名媒體人蘇群早就質疑了組委會的安排。而中國女籃和塞爾維亞從多個角度來看,都是截然不同的球隊。

中國女籃全隊隻有邵婷的年齡在30周歲以上,9人第一次打奧運會,平均年齡25;反觀塞爾維亞平均年齡已過30,這套班底5年前在裡約拿到了銅牌,今年奧運開始之前才拿了歐洲杯冠軍;很顯然塞爾維亞的大賽經驗要比我們的球員更豐富,但我們的球員要比對手更有沖擊力,更有活力。而我們的球員高的高,矮的矮;内線韓旭、李月汝身高都超過了兩米,孫夢然1米97。塞爾維亞最高的球員才1米95,隻有兩人身高超過1米9,中國女籃則是5人超過1米9,很顯然我們的内線有明顯的優勢。但我們的後衛身高都沒到1米8,幾個鋒線除了黃思靜都在1米85以下,反觀塞爾維亞的幾個鋒線都接近1米9,是以雙方的平均高度可以說是不相上下。本場中國女籃的内線優勢得到了一定的展現,李月汝拿到12分6籃闆2蓋帽,韓旭拿到了15分7籃闆2蓋帽。塞爾維亞的鋒線和後衛比我們的球員更高大、更強壯,對手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把我們的内線吊出來,讓她們的外線利用身體優勢沖擊禁區。

瘋狂失誤進攻胡來!後衛差根源非年輕,女籃以男籃習慣的方式出局

當兩支戰術風格截然不同的球隊交手,比賽的天坪就取決于誰能把自己的特點給打出來,誰能更好的限制對手。而在本場的上半場,雙方都沒有把特點給打出來。第一節雙方一個三分都沒進,我們的球員依舊延續了此前高失誤的比賽模式。而中國女籃一擺聯防,大個護框,對方外面也投不進,是以第一節雙方打出了16比14的超低得分。而到了第二節雙方的三分手感都稍有回暖,但單節19比19,雙方的進攻也就那麼回事。到了第三節,塞爾維亞這群老隊員們的體能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問題;而我們的進攻則是内外開花,單節25比14,中國女籃把比賽翻了過來。

當對手已經拼到了體能拉響警報,中國女籃帶着9分優勢進入了末節,看起來中國女籃把比賽收下來是順理成章。然而第四節一上來,中國女籃突然懵逼了,兩分半鐘被對方打了個11比0反超了比分,最終末節輸了16分,被對方翻盤了。

而在被對手翻盤的過程中,中國女籃暴露了多個問題:

1、 思想上想赢怕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對方在第四節突然上了全場緊逼之後,我們的球員害怕失誤,但越害怕失誤的中國女籃在場上的失誤卻越來越多。對方11比0攻擊波,1個是超遠三分,還有4個是斷球後的快攻反擊。而對方把我們給搶怕了之後,中國女籃再發邊線球和底線球就更加的猶豫,要麼是5秒違例,要麼是快5秒把球扔給了對手;即便是找到了隊友,那球發的也在失誤邊緣。。。

瘋狂失誤進攻胡來!後衛差根源非年輕,女籃以男籃習慣的方式出局

2、 缺乏領袖,沒有人能站出來穩住局面。瘋狂失誤,且連續被對手打反擊的情況下,按理說這時候應該是領袖球員站出來穩住局面。但是很顯然這支年輕,缺乏國際比賽經驗的中國女籃,目前沒有一個像過去陳楠、苗立傑這種站在上面就可以穩住局面的球員。

3、 太想着限制對手,喪失了自己的優勢點。連續上緊逼,對塞爾維亞這群老同志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消耗;打了半節之後,對方的防守強度下來了,塞爾維亞開始跟我們拼進攻。為了限制對方的火力,許利民拿掉了李月汝,讓移動更靈活的韓旭和孫夢然參與無限換防。然而兩個大個都撲出去了,對方就可以随便突,随便搶進攻籃闆。而韓旭和孫夢然都沒有噸位的優勢,他兩在低位的把握性也遠遠不如李月汝,以至于中國女籃末節在進攻端沒有把内線優勢打出來,而是在瘋狂搏三分。然而即便韓旭、孫夢然、邵婷一度用連續遠投穩住了局面,但最後當我們的外線一次次在漫無目的的運球後,倉促出手三分,中國女籃最後兩三分鐘的進攻,完全看不出任何戰術可言。

全場22次失誤,其中末節失誤數就占了接近一半。當然從小組賽開始,中國女籃的失誤數就在奧運會上遙遙領先;隻不過塞爾維亞的老辣以及在防守上所拿出的侵略性,顯然要強于我們小組的幾個對手,讓中國女籃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瘋狂失誤進攻胡來!後衛差根源非年輕,女籃以男籃習慣的方式出局

全隊怕緊逼,不會發邊線球,後衛控運傳都不行,這是過去數年姚明和易建聯所領軍的中國男籃打國際比賽所存在的通病;這也讓在國家隊當了十年組織後衛的劉炜當年每逢國際大賽,幾乎都難逃被口誅筆伐。但巅峰的劉炜至少能攻,知道怎麼給姚明傳球,而在劉炜之後,郭艾倫、趙繼偉打國際比賽的效果,比劉炜還差得遠呢。。。而女籃的後衛線上,苗立傑之前也扛了十年;但苗立傑都退役這麼多年了,我們的後衛換了一波又一波,卻跟男籃一樣,也是越換越差到嚴重拖球隊的後腿。。。

任何一個國家,男隊和女隊的水準差距太大學身就是不太合理的情況;再一看女籃這些後衛在場上幾乎沒有亮點,她們所存在的問題根源是出在年輕麼?這些個後衛三年後去巴黎,就一定會比現在的表現更好麼?或許我們也該慢慢習慣,中國女籃未來在國際舞台,将會更多的以男籃前些年所習慣的方式輸掉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