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的三國遊戲中,人物的資料還是以三國演義為主,尤其是武力方面,畢竟正史中單挑就那麼幾場,既然判斷彼此間的武力強弱,而演義中單挑比比皆是,除了一些有争議,大部分都可以直覺看出武将武力的高低,那麼三國遊戲中,有哪些人物的武力是被低估呢?本文就來列舉一下。先聲明,本文以演義為主,曆史帝繞道。
<h1 class="pgc-h-arrow-right">張任</h1>
演義中的劉璋勢力猛将輩出,在頂尖戰力上完全壓過了東吳,也不弱于劉表袁紹,但常常被低估。
劉璋軍手下第一猛将自然是張任,張任雖然被公認是個狠角色,但由于缺乏有含金量的單挑而不被列入超一流武将。實際上就演義裡給張任安排的牌面而言,已經踏過了超一流的門檻。
張任不但射殺了龐統,在擊敗并追趕劉備時,劉備誤将張飛的部隊當做是張任的伏兵,當場絕望,劉備上次絕望還是在被張郃追趕遭遇高覽的夾擊時。說明張任實力不在張郃高覽之下。
玄德敵不住張任,撥馬往山僻小路而走。張任從背後追來,看看趕上。玄德獨自一人一馬。張任引數騎趕來。玄德正望前盡力加鞭而行,忽山路一軍沖來。玄德馬上叫苦曰:“前有伏兵,後有追兵,天亡我也!”
張任和張飛交戰有十餘回合不分勝負,再次交戰時張任設下埋伏,與張飛交戰十餘回合後詐敗,幾乎當場擊殺張飛,多虧趙雲救援才得以幸免。加上兩度将劉備軍逼入險境的戰績,其智謀在猛将當中可稱頂尖。最後是諸葛亮親自誘敵,出動劉備、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嚴顔的超級豪華陣容才将其活捉,這種boss級待遇全書僅此一例。相類似的還有曹操出動夏侯淵、張郃、徐晃、許褚的陣容外加陷阱才活捉龐德,兩相對比足見張任牌面之高。龐統老哥死得确實不冤。
張任的武力值90起步,有希望沖擊95。

張任
<h1 class="pgc-h-arrow-right">李嚴</h1>
其次是李嚴。演義中的諸葛亮是一位李嚴吹,他在看到李嚴和黃忠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時,稱李嚴的武力不可力取,其實就是說黃忠一人解決不了李嚴。
戰黃忠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孔明在陣中教鳴金收軍。黃忠入陣,問曰:“正待要擒李嚴,軍師何故收兵?”孔明曰:“吾已見李嚴武藝,不可力取。來日再戰,汝可詐敗,引入山峪,出奇兵勝之。”黃忠領計。
後來諸葛亮南征時又說李嚴可當陸遜,妥妥的全書第一李嚴吹。
後主曰“東有孫權,北有曹丕,今相父棄朕而去,倘吳、魏來攻,如之奈何?”孔明曰:“東吳方與我國講和,料無異心;若有異心,李嚴在白帝城,此人可當陸遜也。”
綜上,李嚴的武力大概也在90以上。
李嚴
<h1 class="pgc-h-arrow-right">嚴顔</h1>
排第三的是嚴顔,其在手足無措之際,依然和張飛打了十個回合才被生擒,比起被關羽秒殺的顔良以及被趙雲秒殺的高覽,表現要好上不少。投靠劉備後也有不錯的發揮,應該算是一枚二流猛将。
嚴顔見了張飛,舉手無措,交馬戰不十合,張飛賣個破綻,嚴顔一刀砍來,張飛閃過,撞将入去,扯住嚴顔勒甲縧,生擒過來,擲于地下;衆軍向前,用索綁縛住了。原來先過去的是假張飛。料道嚴顔擊鼓為号,張飛卻教鳴金為号:金響諸軍齊到。川兵大半棄甲倒戈而降。
嚴顔
<h1 class="pgc-h-arrow-right">泠苞</h1>
相比上面幾位大腕,接下來的泠苞就沒什麼人氣了,但他的表現頗有小強風範,雖然并不是一流高手,但也有些閃光點。
泠苞在初戰時,曾以準備萬全的狀态和人馬力乏的魏延交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早有伏路小軍飛報入寨,泠苞已有準備了。一聲炮響,三軍上馬,殺将出來。魏延縱馬提刀,與泠苞接戰。二将交馬,戰到三十合,川兵分兩路來襲漢軍。漢軍走了半夜,人馬力乏,抵擋不住,退後便走。魏延聽得背後陣腳亂,撇了泠苞,撥馬回走。
但是打完三十回合的泠苞遇上黃忠後立馬敗下陣來。
後面泠苞方欲來救,一員大将,從山坡上躍馬而來,厲聲大叫:“老将黃忠在此!”舞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敵不住,望後便走。黃忠乘勢追趕,川兵大亂。
之後泠苞又回過頭和黃忠打了十回合不分勝負,算是扳回一城。
泠苞回馬與黃忠再戰。不到十餘合,後面軍馬擁将上來,泠苞隻得棄了左寨,引敗軍來投右寨。
可惜泠苞的最後一戰打得太臭,慌亂中被魏延數回合生擒,實力差距比嚴顔和張飛要大些。
卻說泠苞見當夜風雨大作,引了五千軍,徑循江邊而進,安排決江。隻聽得後面喊聲亂起,泠苞知有準備,急急回軍。前面魏延引軍趕來,川兵自相踐踏。泠苞正奔走間,撞着魏延。交馬不數合,被魏延活捉去了。
泠苞
<h1 class="pgc-h-arrow-right">諸葛尚</h1>
在著名遊戲三國志系列中,後期活躍的猛将裡,文鴦武力91,姜維89,鄧艾87,鄧忠85,而諸葛尚隻有可憐的77。但翻看演義原文,就會發現諸葛尚戰力極其強悍。
諸葛尚唯一的單挑表現如下:
艾聞之,謂師纂、鄧忠曰:“成敗之機,在此一舉。汝二人再不取勝,必當斬首!”師、鄧二人又引一萬兵來戰。諸葛尚匹馬單槍,抖擻精神,戰退二人。諸葛瞻指揮兩掖兵沖出,直撞入魏陣中,左沖右突,往來殺有數十番,魏兵大敗,死者不計其數。師纂、鄧忠中傷而逃。
單槍匹馬輕松戰退師纂和鄧忠二人。師纂實力不明,但鄧忠是後期一流猛将,曾經和姜維大戰三四十回合不分勝負。
隻見魏陣中一小将,全裝慣帶,挺槍縱馬而出,約年二十餘歲,面如傅粉,唇似抹朱,厲聲大叫曰:“認得鄧将軍否!”維自思曰:“此必是鄧艾矣。”挺槍縱馬來迎。二人抖擻精神,戰到三四十合,不分勝負。那小将軍槍法無半點放閑。維心中自思:“不用此計,安得勝乎?”便撥馬望左邊山路中而走。那小将驟馬追來,維挂住了鋼槍,暗取雕弓羽箭射之。那小将眼乖,早已見了,弓弦響處,把身望前一倒,放過羽箭。維回頭看時,小将已到,挺槍來刺;維一閃,那槍從肋傍邊過,被維挾住。那小将棄槍,望本陣而走。維嗟歎曰:“可惜!可惜!”再撥馬趕來。追至陣門前,一将提刀而出曰:“姜維匹夫,勿趕吾兒!鄧艾在此!”維大驚。原來小将乃艾之子鄧忠也。維暗暗稱奇。
這段單挑描寫很細緻,姜維是在正面無法取勝的情況下利用自己豐富的單挑經驗靠放暗箭才取得上風,可見鄧忠和姜維的硬實力基本沒有差距,姜維勝在經驗上。
至于後期的另外兩位猛将鄧艾和文鴦,同樣有可以拿來當參照的戰績,鄧艾曾經兩次和姜維單挑不分勝負,兩人互相拿對方沒辦法,可見實力相差無幾。
維自引兵到侯河搦鄧艾交戰。艾引軍出迎。兩軍對圓,二人交鋒數十餘合,不分勝負,各收兵回寨。
又趕到十裡,卻遇鄧艾傾兵殺到。兩軍混戰。維抖擻精神,與艾戰有十餘合,不分勝負。
文鴦曾與鄧艾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鴦縱馬看時,隻見一軍行如猛風,為首一将,乃鄧艾也,躍馬橫刀,大呼曰:“反賊休走!”鴦大怒,挺槍迎之。戰有五十合,不分勝敗。
考慮到文鴦大戰鄧艾前已與魏軍交戰多時,體力損耗大,可以認為文鴦實力略勝于鄧艾,但也屬于同一檔次,不像諸葛尚打鄧忠純粹是吊打。
于是這一撥人的實力排名應該是:諸葛尚>文鴦≥鄧艾=姜維>鄧忠。
諸葛尚後期最強毫無争議。
諸葛尚
<h1 class="pgc-h-arrow-right">關平</h1>
關平在遊戲裡通常都是按二流猛将來塑造,實際上原著中關羽的幾個兒子裡關平是實力最強的一個,在樊城之戰時其實力已直逼超一流。他和龐德單挑時,雙方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至于龐德有多強不用贅述。
關平大罵龐德:“背主之賊!”龐德問部卒曰:“此何人也?”或答曰:“此關公義子關平也。”德叫曰:“吾奉魏王旨,來取汝父之首!汝乃疥癞小兒,吾不殺汝!快喚汝父來!”平大怒,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橫刀來迎。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兩家各歇。
曹仁趁關羽落馬準備下手時,被關平當場拍飛。
卻說曹仁見關公落馬,即引兵沖出城來;被關平一陣殺回。
後來和徐晃所部交戰時,關平同樣英勇無敵。
且說關平聞徐晃自引兵至,遂提本部兵迎敵。兩陣對圓,關平出馬,與徐商交鋒,隻三合,商大敗而走;呂建出戰,五六合亦敗走。平乘勝追殺二十餘裡。
在最後麥城突圍時,關平還擊敗了丁奉。
關公即修書付廖化藏于身畔。飽食上馬,開門出城。正遇吳将丁奉截往。被關平奮力沖殺,奉敗走,廖化乘勢殺出重圍。
可以看出,此時的關平無論單挑還是統兵都有了大将之風,實力明顯在關興張苞之上。同時期的二代将領裡,恐怕隻有曹彰能和關平實力相當。
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