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韓雙羽
編輯 | 簡佳
深圳上市明陽電路(300739)近日公告拟出資360萬元認購西安“西交一八九六”科創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合夥份額。
雖然數量不大,但卻充滿新意。
因為明陽電路董事長張佩珂在西安交通大學讀書工作整整12年,可以歸屬為“校友經濟”的範疇。但更大的變化在于:曾經“校友回陝”的方式過度表現為“捐款捐物與投資建廠”,今天卻以“聯手創投”的方式有所豐富。
01
張佩珂:12年交大生涯
張佩珂,四川成都人,1981年至1985年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系完成大學階段學習後,1985年至1987年留系工作,1987年至1990年取得碩士學位,1990年至1992年,在西安交通大學微型技術教研室任教。
這就顯示1963年生人的張佩珂,從18歲到29歲的青年時代,整整在西安交通大學度過。
1992年後張佩珂遠赴深圳,2018年把明陽科技推上了創業闆,IPO時募集資金6.87億元。而能有如今的明陽電路,得益于張佩珂“跳脫舒适圈”的三次轉型。

(圖:張佩珂)
第一次:張佩珂放棄教大學老師的“金飯碗”,選擇了南下,以“PCB品質工程師”開始進入人生新階段。請注意,這是“南巡講話”的1992年。
第二次:跟着美國上司“單幹”後,由于上司回國迫使張佩珂接手管理事務并承包了工廠,實作了從工程師向管理者的轉型,一幹就是7年。
第三次:2001年張佩珂創立了屬于自己的公司,主要從事中低端市場的大批量業務,後發現海外客戶的高檔定制化才是方向,後不惜虧損果斷轉型為小批量。
這種“小批量”可能是他們成功的秘密所在,因為印制電路闆(PCB)一個競争很激勵的行業,“定制化、高檔化”的差異打法才能獲得較高的利潤率。
我們看看細節:
1:産品定位:主要應用于通信裝置、工控醫療、航空航天、國防等新興中高端領域,定制化程度要求更高。
2:銷售模式:海外市場占比很高,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出口比例達到88.08%,得益于在香港、美國和德國建立了銷售中心。
3:追求環保:印制電路闆生産是一個造成水污染的行業,他們計劃通過3D列印和增材制造技術進行優化,全球來看有美國和以色列已開展研究。
在這個激烈的行業中,明陽電路做得也較為穩健,每年都保持了超過1億元的淨利潤,目前公司市值接近50億元,而張佩珂持股接近60%,身家在30億元左右。
而創業成功後,張佩珂對西安交大也積極回饋。如2016年曾捐贈20萬元設立機械學院人才培養基金,用于獎勵機械工程學院教學和科研方面表現優異的教師;2021年被選為深圳西安交通大學校友會會長,并于125校慶時向機械工程學院捐贈30萬元。
02
一八九六:傾心交大特色明顯
再來看看本次認購基金,今年7月剛成立,所能獲得資訊暫時不多,将主要投資于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優勢領域。兩個GP分别是西安西交一八九六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與西交一八九六(西安)創新服務有限公司,從股權穿透圖可以看出,二者均由西安西交一八九六孵化器有限公司投資。
(圖:GP股權穿透圖)
之是以該GP命名為“一八九六”,是因為1896年交大前身的南洋公學成立。而一八九六孵化器自成立以來,就以“高校+校友”、“教授+企業家”為核心模式,目前西安營運“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雙創基地”、“1896創客空間”、“交通大學全球校友協同創新中心”三個創新服務載體。
這裡重點要說一下雙創基地,由交大優秀校友群體共同發起設立的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雙創基地于2017年4月啟動,設立西交科創基金與西交一八九六種子基金。
1:西交科創基金:由西安交通大學、西部證券、陝西科控集團、協和資産、東嶺集團、陝西民東等機關共同發起。
2:西交一八九六種子基金:以交大校友出資為基石,聯合西投控股、西高投及社會資本共同出資設立,收益的10%将捐贈給西安交大,用于支援母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圖:一八九六曆史投資)
我們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一八九六孵化器創業投資闆塊曆史投資項目,發現其投資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關注西交大相關企業:先後投資創始人來自西交大的水澤動力、中悅科技、紙貴科技、優艾智合等。
2:投資硬科技産業:集中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資訊技術、生物醫藥大健康等領域,曾獲譽“西安高新區2020年度硬科技創新示範機關”。
3:堅持投早投小:通過上表中所投企業的成立日期與融資日期可以看出,不少都是種子輪、天使輪、A輪投資。
投資表現方面,所投公司優艾智合、靈犀微光、水澤動力、雷神智能裝備等在跟投或後續融資名單中出現軟銀亞洲、紅杉資本、海納亞洲、中科創新、啟迪之星等知名投資機構,2017年科創基金通過陝金資材料基金,還投資了2020年科創闆上市公司美暢股份(300861)。
03
雙方為什麼以這種方式攜手?
明陽電路公告稱:旨在通過項目投資加強前瞻布局,推進産學研技術成果轉化、延伸産業鍊,推動公司擴大投資領域,為公司的長期戰略發展目标服務,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競争力。
以此看來,在激烈競争中的明陽電路意識到:科技才是決戰之地。而通過與一八九六的合作,除能更好的挖掘“交大系”研發資源之外,我們猜測上市公司更看中了“并購與合作”的可能,即由GP去尋找好的“科技型标的”,為上市公司賦能。
我們認為,這是“校友經濟轉型”告别捐款捐物及投資建廠的新标簽。事實上,“校友系”GP已經在全國及西安都漸露頭角了。
(圖:清華系GP)
從全國看:
1:清華大學:“校友系”投資機構9家,其中水木清華校友基金是第一支由校友出資,全部用于在校學生和年輕校友的創業基金。LP中有中文線上童之磊、網易有道周楓、搜狗王小川、襄禾資本湯和松等清華校友。
2:北京大學:如“1898創投”重點關注健康醫療、TMT和消費更新,首批發起人包括拉卡拉創投孫陶然、中搜創投陳沛、松禾資本厲偉、洪泰基金俞敏洪、分享投資白文濤等北大校友。
從西安看:
1:西北工業大學:“陝西西工大科創種子基金”由西工大校友基金會、空天院共同發起設立,省政府引導基金出資40%、高新區管委會出資30%、校友基金會出資30%。重點支援航空航天發動機領域種子期、天使期項目發展,助推優質項目快速發展。
2: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電天朗創投”是西電校友組建的第一支的創業投資基金,投資方齊聚了一批西電知名校友企業,包括西安天朗控股、高新興、遠望谷、拓爾思、通宇通訊、天瑞儀器、賽伯樂投資和聚卓資本等。
我們一直認為,西安最大的資源就是“人”,尤其是“理工男”,在創新驅動的背景下,尤其是“秦創原”解決最先一公裡的預示下,西安有望爆發式激活曾經“埋沒”的大量研發優勢,讓這個城市的内生性發展獲得真正的大風口。
回到今日主體視角,“經濟訴求”占據“感情訴求”是校友經濟真正的“深化版”,校友經濟一定會告别“老同學”的捐款捐物,大家建立在感情之上的“發展觀”一定會占據主流。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基于市場化需求”的新信号閃現,期待有更多的張佩珂加入“陝西校友系GP”的出資者陣營。